“院校携手”共建志愿者团队 将温暖服务送到基层
日前,重庆医药高等专科学校附属第一医院(以下简称“重庆医药高专附一院”)与重庆医科大学第一临床学院缙云校区学生工作办公室携手开展以“向朝阳·度晚霞”为主题的系列社会实践活动,旨在让青年医学生在实践中体悟医学事业的目标与责任,帮助他们更好地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助力他们未来成长为“有温度的医生”。
为何要开展这样的社会实践活动?中国工程院副院长、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学院院校长王辰院士曾表示,医生的六大核心能力中第一项就是“患者照护”。当代青年医学生除了练就扎实的专业本领之外,更要有发自内心的同情心和悲悯心,磨砺一颗至臻至纯的医者仁心,这是将来成为医生和护士的基础。
据悉,实践活动期间,“小棉医”“医叶知秋”“杨柳枝”3支志愿者服务队共31名医学生走进养老院、社区和医院,分别开展科普宣教、文艺汇演、书法创作等慰问活动,体验不同场景的老年人照护工作。在九龙坡区小叶榕康养中心、涪陵区康帆养老院,志愿者们认真了解老人的生活情况和内心感受,向养老机构的工作人员请教照护老人的操作细节。在南岸区花园路街道南湖社区,志愿者们将健康科普融入节目表演,用幽默的情景剧向社区居民介绍糖尿病患者的饮食注意事项、居家环境中易致跌倒的危险因素以及跌倒后正确自救方法。在重庆渝西医院,志愿者们认真学习ICF(关于功能、残疾和健康的国际分类)理论实践运用,聆听医护人员关于照护的心得体会,全面了解和体验患者的日常生活情况。
与此同时,重庆医药高专附一院还邀请了养老照护领域专家举办主题讲座,从专业角度剖析老年照护工作目标和要求,指导志愿者使用初筛量表为老人进行评估,并强调了专业能力在“健康老龄化”中的重要性,以及评估过程中需要注意的事项。“帮助患有认知障碍的老年人能更有尊严、更有价值地度过晚年,真正实现老有所依、老有所养,这是我参加社会实践活动最大的收获。”志愿者许烨说道。
据悉,今年7月,重庆医药高专附一院科教科与重庆医科大学第一临床学院缙云校区学生工作办公室签署《“青年志愿者服务平台”共建任务书》,共建“青年志愿者服务平台”,推动“青年志愿者服务社区行动”走深走实。重庆医药高专附一院将始终坚持公益性目标,整合院校及社会资源,组建培训志愿者服务队伍,统筹开展爱老助老系列志愿者服务项目,满足医学生成长成才需求。
编辑:于梦非 刘欣茹
审核:王政清 韩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