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业资讯

信任创造奇迹 “90后”严重肺结核患者涅槃重生

日前,四川省成都市公共卫生临床医疗中心胸心外科、麻醉科、重症医学科组成的医护团队,成功对“90后”患者李先生实施高难度手术,结束了其与肺结核长达17年的抗争,创造了生命的奇迹。


病情反复让患者几近崩溃


2006年,李先生被诊断患有肺结核。17年来,其肺结核多次复发,多次接受抗结核治疗,导致右肺上叶及中叶严重毁损。 1年前,李先生的肺结核再次复发,且并发支气管胸膜瘘。“这次,我又接受了1年的抗结核治疗,其间接受5个多月的胸腔引流,但仍治标不治本。”李先生说。辗转多家医院治疗,医生都说他的肺毁损严重、肺功能极差,手术风险极大。这让李先生几近崩溃。

1个月前,他又一次突发气胸并发皮下气肿,且出现窒息等症状。李先生及其家人抱着一丝希望,到成都市公共卫生临床医疗中心胸心外科寻求治疗。


保守治疗已无济于事


李先生入院后,成都市公共卫生临床医疗中胸心外科医生即刻对其进行吸氧、胸壁穿刺排气等对症治疗,使其症状有所缓解。在为李先生进行电子计算机断层扫描(CT)检查时,医生发现其双肺病变严重,尤其是右肺中上叶,已经出现支气管胸膜瘘,进而引发气胸、纵隔和皮下气肿。

住院期间,胸心外科医生先后通过右侧胸腔闭式引流术及胸壁穿刺帮助李先生排气。然而,这些保守治疗方法只能暂时缓解其呼吸困难症状,其皮下气肿仍在进行性加重。“保守治疗已经不能解决问题。如果继续保守治疗,患者的气肿将压迫纵隔内的大血管、气管和心脏等,随时都可能出现生命危险。”医生说。

“如果选择手术治疗,术中患者可能出现大出血,也可能因其肺功能太差,造成手术终止;术后患者可能需要长期借助呼吸机维持生命。但如果不进行手术治疗,患者的支气管胸膜瘘及气肿将进一步加重,同样需要呼吸机维持生命,且随着病情的加重,患者将失去手术机会。”医生说,胸心外科团队为此陷入两难境地。


历经磨难后涅槃重生


在胸心外科主任姚晓军提议及副院长范合璋、医务部主任郑军的主持下,成都市公共卫生临床医疗中心先后两次组织该院胸心外科、麻醉科、重症医学科、结核科、内科、检验科、药剂科专家对李先生的病情进行分析讨论。专家团队结合李先生的病史、症状、体征、诊治经过及心肺功能评估结果等,为其制定了手术计划和围手术期管理方案,并就手术细节和风险等与患者及其家属进行了详细沟通。李先生及其家属知晓手术风险后说:“我们相信医生。”面对病魔,医患双方的手紧紧握在了一起。术中,肺毁损及长期支气管胸膜瘘造成李先生的肺部解剖结构形态严重不清,虽早有预案,但仍给手术团队带来极大挑战。其间,李先生一度不能单肺通气,导致手术间断。为此,医护团队只能在让李先生采用双肺通气后,再继续为其实施手术。在该院胸心外科、麻醉科、手术室团队的默契配合下,这台历时6个小时的高难度手术顺利完成。


术后,医护人员第一时间将李先生转至重症监护室。胸心外科团队与重症医学科团队每日联合对其进行查房,完善后续治疗与护理。术后第13天,李先生脱离呼吸机,被转至胸心外科病房继续接受治疗。经过一系列肺功能康复锻炼,与肺结核抗争17年的李先生终于康复出院。

“性命所托,不敢辜负,我们定将全力以赴。”成都市公共卫生临床医疗中胸心外科负责人说,“命运有时候会跟我们开玩笑,而爱让我们冲破限制。面对复杂的病情和严峻的挑战,因家人的陪伴、患者的信任,多学科团队才能力挽狂澜,创造奇迹。今后,团队将继续凭借过硬的本领,为身处绝境的患者带去希望。”


文图:柳超 蔡聪
编辑:张健 王天鹅

审核:王政清 韩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