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业资讯

蒋宪刚:医者仁心 大爱无疆

今年是中国援外医疗队派遣60周年。中国援外医疗队员既是救死扶伤的白衣天使,也是传递情谊的友好使者。

他们中,来自江苏省常州市第一人民医院妇产科的蒋宪刚尤为特殊,她不仅是江苏首批、常州首位援外医疗队队员,而且先后两次踏上东非海岛,因陋就简推广适宜技术,培训当地医疗人才,努力培养一支带不走的医疗队,为增进世界人民健康福祉作出积极贡献。她始终心怀医疗事业,两次罹患乳腺癌,却一直奋战在临床工作第一线,花甲之年还在帮助筹建常州妇产医院……


蒋家有女 投身杏林


1923年8月,蒋宪刚出生在江苏太仓,家里共有兄弟姐妹六人,她排行第四。父亲蒋恩锡非常重视子女的教育,曾对女儿们说:“将来给你们的嫁妆就是大学毕业证书。”因此,姐弟6人都大学毕业,且在各自的领域颇有建树。蒋宪刚于1941年考入上海同德医学院,也就是如今的上海第二医科大学。在这里她埋头苦读,一心想成为独当一面的医生,还萌生了出国深造的愿望。
1947年医学院毕业后,蒋宪刚先后在武进县立医院(现常州市第二人民医院)、无锡市第二人民医院、无锡市妇幼保健院、常州市第一人民医院等单位工作。
事实上,1955年调入常州一院后,她很快就成为妇产科的中坚力量。1958年12月,她与副院长杨堃一起,为一名年轻的子宫颈癌患者施行了常武地区首例子宫广泛性切除术;20世纪60年代初,她随科室开展妇女病普查,为众多患者解除“难言之隐”;她还下乡为农民服务,并撰写论文,1962年获邀参加全国妇产科学术会议……

技术不断精进的背后,是她始终心系患者、心怀大爱的从医初心。蒋宪刚的儿子张斯旦回忆,母亲经常把在医院大厅打地铺的患者家属带到家里来住,“以前的人不经常洗澡,我们就很嫌弃,总觉得有异味。但我妈妈总说,要有同理心,要学会体谅别人。”


常州第一 两度援外


1964年4月,坦桑尼亚同中国建交。4个月后,中国就派出第一支医疗队来到桑给巴尔岛。医疗队由14人的医护团队组成,蒋宪刚不仅是队伍中唯一的常州人,也是唯一的女医生。


中国首批援坦桑尼亚医疗队合影(前排右二为蒋宪刚)


“援外难,难就难在要抛夫别子,远涉重洋去迎接不可预知的一切,难在如何为祖国赢得荣耀和尊严。”作为常州市首位援外医疗队员,蒋宪刚以果敢的判断、过硬的技术,赢得西方医生和当地民众的尊重,为塑造中国医疗团队的国际形象作出贡献。
桑给巴尔的医疗条件极其简陋,药品、器械甚至医疗人才短缺,完全依靠其他国家的支援与帮扶。队员们所在的桑给巴尔列宁医院,云集了德国、保加利亚、古巴等多个国家的医务工作者,由留学英国的阿拉伯人莫海里担任医务监督,统管医疗行政工作,并兼做妇产科医生。这些医生一开始有些小看中国医生,但蒋宪刚等医疗队员用过硬、专业的医疗技术与负责、耐心的服务态度,让他们对中国医生刮目相看。
有一晚值夜班,急诊室先后送来两名宫外孕患者,都大出血,已经出现严重休克,情况非常危急,必须立即手术。时间就是生命,来不及向莫海里汇报,蒋宪刚就上台进行了手术。面对摆在面前的第一个难关——没有血源,她机智地采用腹腔血回收输入技术,赢得了抢救时间。没有助手,她就独自手术,把十八般武艺全用上。两例手术的成功,让第二天得知情况的莫海里非常吃惊,竖起大拇指说:“蒋医生,你们中国医生是好样的!”从此,蒋宪刚被授权处理妇产科一切事务。

1965年,周恩来总理远涉重洋,接见了江苏也是中国首批援坦桑尼亚医疗队,并嘱托大家要为桑给巴尔人民留下一支永远带不走的医疗队。从那时起,蒋宪刚等队员开始手把手指导当地医生,向他们传授技术,从常见病、多发病着手,提高他们的基本技能与诊疗水平。在王秀红眼里,做老师的蒋宪刚特别较真,“给学生讲一个小时的课,备课倒要五六个小时。我们忙完一天回宿舍聊会儿天,她却总是埋头写教案。”


蒋宪刚在桑给巴尔列宁医院为当地患者诊治


不仅如此,作为医疗队唯一的女医生,时任总统夫人的阿米娜身体不适,都由蒋宪刚负责去总统府诊治。阿米娜对蒋宪刚非常信任,有一次,她要去奔巴岛参加妇女群众大会并发表讲话,提出让蒋宪刚陪同。于是,大会上就出现这样一幕:一名中国医生陪同总统夫人一同出席会议,并且就坐在总统夫人旁边。这在当地是非常了不起的事。

在两年半的时间里,蒋宪刚和队员们以实际行动践行了“不畏艰苦、甘于奉献、救死护伤、大爱无疆”的中国援外医疗队精神,得到坦桑尼亚总统府、卫生部、受援医院和当地群众的广泛赞誉。因工作出色,1970年,中国再次向桑给巴尔派遣医疗队时,蒋宪刚受到了坦桑尼亚总统的专门邀请,再度参加医疗队前往。而总统夫人与蒋宪刚之间的珍贵友情,也在两次援非结束后得以延续。


花甲之年的蒋宪刚参与筹建常州妇产医院


2010年9月8日,两次罹患乳腺癌的蒋宪刚与世长辞。当年,风华正茂的妇产科专家、常州援外第一人蒋宪刚走下飞机,踏上坦桑尼亚大地,她绝不会想到,自己毅然的付出已经燃起星星之火,无论相隔多久,都将温暖和引领着后来人。自她之后,常州一院先后派出30人次参加援外医疗,他们克服生活、语言、环境等方面的重重困难,因陋就简推广适宜技术,填补当地医学空白,得到国际国内同行的高度评价,为增进世界人民健康福祉作出积极贡献。


人物档案:

蒋宪刚(1923年8月—2010年9月):江苏太仓人。中共党员。1947年毕业于上海同德医学院(现上海第二医科大学)。1955年调入常州市第一人民医院(以下简称常州一院),后担任妇产科主任。常州市政协第一届至第六届委员、常州市妇联第九届委员、常州市第十届人民代表大会代表。

1964年8月,作为政治可靠、业务突出的妇产科专家参加中国首批援外医疗队,前往非洲坦桑尼亚的桑给巴尔工作两年半。1970年,中国再次派出援桑医疗队,坦桑尼亚总统点名邀请她继续参加,为援外工作史上罕见。

1960年被授予全国及江苏省“三八红旗手”“江苏省劳动模范”称号;1962年、1989年,两次被授予“全国三八红旗手”,其间还多次获省、市“三八红旗手”称号;1984 年被评为“江苏省文明标兵”;1994年被省卫生厅评为“援外医疗队优秀队员”。


文图:李祉萱 吴洁
编辑:于梦非 刘欣茹

审核:王政清 韩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