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部门加大重点人群职业健康素养干预力度
本报讯 (记者 吴倩)1月27日,国家卫生健康委、国家疾控局、教育部等八部门联合发布《关于进一步推进职业健康保护行动提升劳动者职业健康素养水平的通知》。《通知》明确,进一步加强职业健康管理,加大重点人群职业健康素养干预力度,深入开展职业健康知识“五进”活动,广泛开展形式多样的科普宣传教育,加强组织领导,为推进职业健康保护行动提供有力保障。
据了解,2022年国家卫生健康委在全国首次开展重点人群职业健康素养监测。监测结果显示,2022年全国重点人群职业健康素养水平为52.6%,部分地区、行业的劳动者职业健康素养水平较低,缺乏职业健康知识和防护技能。
《通知》明确,着力推动用人单位落实主体责任,加强用人单位职业健康培训,加强健康企业建设和争做“职业健康达人”活动,坚持监管执法与科普宣传相融合。做好重点人群职业健康素养监测,科学有效运用素养监测结果,有的放矢进行干预,加大干预的力度,尽早实现辖区内第二、第三产业劳动者职业健康素养干预全覆盖。
《通知》指出,发挥专业机构作用,推进职业健康知识进机构、进企业、进学校、进乡村、进社区“五进”活动。各级职业病防治院(所)、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等专业机构要发挥科普宣传主力军作用,普及职业健康知识,探索建立科普宣传工作激励机制,鼓励将科普宣教工作作为专业技术人员业绩考核、评先选优的重要依据。
《通知》要求,打造职业健康科普宣传品牌,搭建科普宣传培训平台,鼓励第二、第三产业劳动者集中的地区依托专业机构建设职业健康体验场馆等科普宣传阵地,建设省级职业健康科普资源库,积极编制科普宣传作品,不断丰富职业健康科普资源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