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药科技

颅内巨大假性动脉瘤并海绵窦瘘被“拿下”

本报讯(通讯员 王琼 王昊 特约记者 朱广平) “我工作了近30年,这样的病例太罕见了。”陆军军医大学陆军特色医学中心(大坪医院)神经外科主任徐伦山说,一名患者的颅内假性动脉瘤有乒乓球大小,并与海绵窦沟形成了瘘。近日,位于重庆市渝中区的陆军特色医学中心成功救治了这名罕见外伤性颅内巨大假性动脉瘤并海绵窦瘘患者。
27岁的小刘因车祸导致重型颅脑损伤,颅骨多处骨折,行脑室外引流术后,左眼失明。到陆军特色医学中心就诊后,小刘接受了颈部CT血管造影﹢三维重建,被确诊为左侧颈内动脉床突段颅内动脉瘤。不同于常见巨大动脉瘤、夹层动脉瘤或梭形动脉瘤,此例瘤体不规则、出现数个分叶状子囊。
进一步检查后,徐伦山发现,小刘的病情远比想象中复杂。床突段动脉是颅内最主要的供血动脉,像小刘这样严重的撕裂通常早已造成颅内大出血,但小刘的动脉瘤与海绵窦沟形成了瘘,血液经岩下窦回流,这让小刘保住了性命。不过,如果血管再次破裂,情况不堪设想。
“我们查阅了资料,鲜有对如此巨大、复杂且罕见的床突段动脉瘤并海绵窦瘘的文献报道。瘤体随时会破裂,必须尽快制定方案,全力抢救患者。”徐伦山说。
随后,神经外科迅速展开全科讨论,并确定最终方案:血流导向密网支架+覆膜支架联合术。但手术难度极大,稍有不慎,患者就可能因大出血死亡,或造成神经功能障碍、昏迷不醒等严重后果。
手术团队全力以赴,术中小心转动微导丝,使微导丝成功搭上远心端正常血管。之后,释放密网支架,经反复调整后重塑颈内动脉血管形状,在精准测量后置入覆膜支架,准确定位并将瘘口完全覆盖……
手术历时两个小时,造影提示假性动脉瘤及瘘完全消失,左侧颈内动脉完美重建,正向血流完全恢复。复查CT显示,原有的颅内高密度占位消失。
术后一周,复查核磁﹢灌注成像未见明显缺血。小刘恢复良好,可下床活动,未出现神经功能障碍。术后10天,小刘出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