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方新闻

泸县人民医院:新晋“三甲” 让百姓“大病不出县”


近日,家住四川省泸州市泸县得胜镇的李先生在泸县人民医院介入室通过逆向导丝技术成功疏通了堵塞的右冠状动脉,并植入了心脏支架。


不用跑外地,在家门口治好病

“我反复胸痛、胸闷3年多,稍微活动一下就呼吸困难,之前在外地的大医院做造影检查就发现右冠状动脉堵塞严重,当时尝试了疏通,但没有成功。这回我的症状更加严重,想着去外地大医院也没什么用,就到县人民医院来先看一下,没想到居然治得好。”说起医院的技术,李先生不禁竖起了大拇指。

当天,同样也是在这间介入手术室,48岁的大面积脑梗患者张先生在完成静脉溶栓后,还接受了动脉取栓术。术中,他几乎没有出血,仅在大腿根部留下一个穿刺针眼。麻醉苏醒后,张先生原来存在的意识障碍、右侧肢体偏瘫症状明显好转。

“创建三甲医院前,根本就不敢想,这样的手术能在我们这里常态化开展。”泸县人民医院院长李焱平自豪地说。

近年来,泸县人民医院出院患者微创手术占比每年都在不断提升。“以前,老百姓只有去大城市看大病,挂专家号、等待床位耗时费力、开销大,就医很不方便。泸县人口众多,大家都盼望县里也能有一家好医院。”泸县人民医院医共体党委书记王彬坦言,创建三甲医院既是形势所迫,更是老百姓的现实需要。

综合性三甲医院创建是一项庞大繁杂的系统工程,困难不言而喻。为此,泸县人民医院对照评审标准,找差距、补短板,明确责任,有计划、有组织地向高难技术、前沿技术发起攻关,不断提升医院服务能力。

“我有个亲戚以前诊断出胃癌,当时是在外地做的手术。这次,我家老爷子发现胃癌后,在县人民医院就可以进行治疗,腔镜手术三天后就下床了,目前恢复得很好。”带着父亲在普外科复诊的谢先生说。

据介绍,泸县人民医院共有四川省医学重点专科1个,泸州市重点专科7个,泸州市重点专科建设单位6个,医疗质量内涵不断提升,还相继开展了大量的新技术、新项目,带动了区域内医疗卫生技术取得新突破,转到上级医院的患者人次呈逐年下降趋势,基本实现了“大病不出县”。


县镇一体化,急救有保障

“实在是太危险了,幸好治疗及时……”谈起前几日的惊险经历,患者胡大爷的家属至今心有余悸。

患者到达当地镇卫生院就诊,被发现心肌梗死,由泸县人民医院医生指导用药,上下两级医院完成患者对接,完成急诊检查及介入手术,整个过程仅100分钟。对此,胡大爷激动地说:“以前老是担心心梗发作,救护车赶不过来。现在可以边治疗边转院,一点儿不耽搁,这就是在救老百姓的命啊!”

“一个区域的急救能力是百姓安康的保障,创建三甲医院以来,我们做了许多优化和改进。”泸县人民医院业务副院长李经晶说。

近年来,泸县人民医院成功建设胸痛、卒中、创伤、危重孕产妇救治、危重新生儿救治五大急诊急救中心,与辖区十所乡镇卫生院联动,构建起院前院内急危重症救治“三通三联”一体化救治模式,形成救护车直通导管室、手术室及重症监护室的流程,打通了院前急救机构、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与医院之间的抢救“绿色通道”;另外,通过智能应用软件,泸县人民医院能一键启动应急预案,所有关联科室可同步响应和参与救治,避免了时间、空间、地域的延误,这些措施有效提升了辖区内危急重症患者救治水平,有力保障了群众生命安全。


服务获认可,百姓来点赞

“说实话,以前我们去县人民医院住院常常连自己的病情都不清楚,也不敢问。现在入院,我们就有管床医生、管床护士的电话,可以随时咨询,医院管理层也经常到病房来征求意见,有问题马上就能解决。”对于医院服务的变化,患者王女士一点一滴看在眼里。

王彬认为,群众评价好不好,对医疗服务满不满意,是医院推进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标准。

在创建三甲医院的过程中,泸县人民医院全面推进就医体验感“五心”医院建设,着力梳理解决人民群众看病就医中的急难愁盼问题,不断优化医疗服务流程,提高服务质量,持续开展工作作风整治,真正做到了让群众就医“放心、爱心、舒心、暖心、省心”。

夯实基层医疗卫生服务体系,让百万人口大县的县级医院率先进入“三甲”梯队,切切实实解决基层群众寻医问药的问题、难题,这是老百姓都可以看得到、感受得到的来自身边的变化。



文:何小萍
编辑:郭晓薇 李宁
审核:王政清 王朝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