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方新闻

新春走基层⑲|“因为新农合,保住了这个家”

(人民日报健康客户端记者 高瑞瑞)这几年,家人陆续生病,我几乎大部分时间都花在了去医院的路上,全家人所有的金钱和精力都投入其中。今年春节,家人们都恢复了健康,这比什么都强。高彪(化名)有些黝黑的脸上露出了久违的笑容。

高彪出生在陕西省榆林市定边县姬塬镇郭塬畔村,定边县位于榆林市最西端,古有东接榆延,西通甘凉,南邻环庆,北枕沙漠,土广边长,三秦要塞之称,是陕西省的西北门户、榆林市的西大门,但是由于位处西北偏远地区,所以医疗条件一直都相对欠缺。


正月初二,人民日报健康客户端记者走进陕西省榆林市定边县郭塬畔村农户家庭采访。

父亲今年93岁高龄了,前几年突发脑梗,当时由于交通不便、医疗条件有限等原因,就诊的过程中充满艰辛。高彪告诉人民日报健康客户端记者,2013年一个清晨,一向硬朗的父亲突然倒在自家的院子里,他立即带父亲前往81公里外的县城就诊。等到医院的时候,医生告诉我们,要是再晚来一个小时,老爷子就危险了。高彪回忆起来仍旧心有余悸。

2015年,高彪的妻子桂英(化名)患上了宫颈癌,让全家再次陷入深深的困境。医生建议我们到省城进行治疗,当时的治疗费用总共需要近10万元。高彪说,要不是有新农合,还有慢特病政策,根本撑不下来。

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从2003年起在全国部分县(市)试点,到2010年逐步实现基本覆盖全国农村居民。而门诊慢特病政策,是医疗保障的一项重要内容,比普通门诊的报销待遇更高,一定程度上减轻参保人的经济压力。2021年4月,国务院办公厅发布《关于建立健全职工基本医疗保险门诊共济保障机制的指导意见》(国办发〔2021〕14号),提出将门诊费用纳入医保统筹基金支付范围,提高门诊保障水平,减轻患者负担,促进医疗保障制度更加公平可持续。

高彪向记者算了一笔账,以父亲就诊经历看,第一次住院花费了5000元,按照新农合的住院报销比例加上慢特病报销比例,我们只花费了1300元。由于父亲脑梗需要长期的照护,每次病情加重时,都会前往医院进行住院治疗,按照新农合二级甲等医院40%的报销比例来算,这些年累积下来能够帮助我们节省很大一笔钱。而妻子近10万的医疗费用,经过新农合50%报销之后,只需要花费5万元左右。

(运营:荆雪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