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方新闻

北京市朝阳区康复专科医联体启动 为朝阳群众提供康复医疗服务

2月29日,北京市朝阳区康复专科医联体启动运行。在当天举行的启动仪式上,北京市朝阳区政府与中国康复研究中心签订《北京市朝阳区人民政府 中国康复研究中心战略合作协议》,与会领导为康复专科医联体成员单位授牌。



记者了解到,中国康复研究中心主要承担我国康复医疗、康复研究、人才培养、社区指导、国际交流等领域工作。此次作为北京市朝阳区康复专科医联体牵头医院,中国康复研究中心将全力发挥技术、资源、管理等方面优势,帮助北京市朝阳区加快提升区域康复医疗服务能力,实施康复人才培养,推动优质康复医疗资源扩容和区域均衡布局,指导北京市垂杨柳医院、北京市朝阳区双桥医院等综合医院加强康复学科建设,逐步承担辖区内人才培训、技术支持、研究成果推广等任务;推动南磨房、太阳宫、安贞、崔各庄、十八里店第二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等5家单位开展基层康复服务,为长期康复的患者提供便捷、连续康复医疗服务,助力北京市朝阳区构建起定位明确、分工协作、上下联动、分级诊疗的康复医疗服务网格化布局,建立覆盖全人群全生命周期的康复医疗服务体系。
分级诊疗、上下转诊、畅通“医”路,是医联体为百姓带来的最明显就医福利,此次成立的康复专科医联体也不例外。北京市朝阳区将在中国康复研究中心的协助下,建立医联体单位分级诊疗及转诊机制,以患者自愿、医保政策允许、合理配置医疗资源、连续服务健康管理为原则,在医联体间建立转诊绿色通道,制定转诊流程和制度。此外,双方还将合作建立残疾预防宣教中心、康复人才培训基地和残疾人康复服务示范窗口,开展专业培训,进行康复医疗科研和技术转化等,多举措提升北京市朝阳区的区域康复医疗服务能力。
据悉,北京市朝阳区打造5大资源共享指导中心,将大型医院专业服务辐射至全区各类医疗机构,逐步实现全区域医疗资源整合。
北京市朝阳区康复专科医联体,仅仅是朝阳区紧密型城市医疗集团建设的一个缩影。目前北京市朝阳区已经划分4个片区网格,成立了中部、东部、北部和南部4个紧密型城市医疗集团,打造了医学检验、医学影像、心电诊断、病理、消毒供应5大资源共享指导中心,负责指导全区医疗机构的医学检验、病理业务、医学影像业务、人员培训等工作,将大型医院专业服务辐射至全区各类医疗机构,逐步实现跨机构、跨片区、全区域医疗资源整合。

下一步,北京市朝阳区将通过开展“社区开单、中心检查(检测)、信息共享、医院指导、社区治疗”的闭环服务模式,推进区域内检查检验结果互认及医疗资源共享,打破医院之间的壁垒,逐步实现疾病诊治同质化,构建起 “小病在基层、大病到医院、康复回社区”的分级诊疗模式。


文图:于梦非 庞永顺

编辑:于梦非 刘欣茹

审核:王政清 王朝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