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分子多肽可有效抑制结肠癌转移
本报讯(特约记者 常宇 通讯员 宋达)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同济医院胡俊波教授、王桂华教授团队联合电子科技大学许川教授团队,通过RNA测序、蛋白质谱分析等,揭示了结肠癌转移的分子机制,并提出小分子多肽可以有效抑制结肠癌细胞的转移,为结肠癌尤其是转移性结肠癌的靶向干预提供了理论支持。相关研究论文近期发表在《美国科学院院报》上。
结肠癌是威胁人类健康的主要恶性肿瘤之一。晚期结肠癌预后较差,转移是其治疗失败和患者死亡的主要原因。目前治疗方法以化疗、靶向治疗、免疫治疗等综合治疗为主,探究结肠癌转移中的关键分子不仅可以预测原发肿瘤的转移潜力,也可为靶向药物开发提供依据。
该研究发现,组蛋白甲基转移酶NSD2通过催化鸟苷酸交换因子Tiam1蛋白发生甲基化进而激活RAC1信号,促进结肠癌发生转移。在临床标本中,NSD2的高表达、Tiam1的高甲基化与结肠癌的不良预后相关。由此可见,NSD2和Tiam1是在结肠癌转移中发挥关键作用的分子。在体内、体外实验中,靶向干预NSD2Tiam1互作的小分子多肽可以有效抑制结肠癌细胞的转移。
该研究结果提示,基于NSD2Tiam1信号的干预性小分子多肽药物开发,可望为结肠癌的靶向治疗提供新的思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