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烟碱类杀虫剂暴露是儿童肥胖潜在危险因素
本报讯(特约记者 孙国根)一项针对上海市学龄儿童新烟碱类杀虫剂的暴露情况及其与儿童肥胖关系的研究发现,新烟碱类杀虫剂暴露是儿童肥胖的潜在危险因素。
该研究对儿童尿液中是否存在8种新烟碱类杀虫剂及其4种代谢物进行检测。结果发现,儿童尿液中有6种新烟碱类杀虫剂和3种代谢物,检出率在1.4%到57.0%;新烟碱类杀虫剂和代谢物总检出率为80.3%。
该研究由复旦大学公共卫生学院王和兴教授课题组与上海市长宁区疾控中心主任唐传喜、加拿大渥太华大学医学院陈跃教授等合作完成,相关研究文章近日发表在国际期刊《环境国际》上。
王和兴说,新烟碱类杀虫剂是目前全球使用量最大的一类杀虫剂,人类主要通过食物和饮用水长期暴露于该类杀虫剂。新烟碱类杀虫剂可通过干扰神经功能和雌激素内分泌等影响机体能量代谢,是潜在的致肥胖物质。
课题组发现:与尿液中未检测出新烟碱类杀虫剂的儿童相比,尿液中检测出噻虫胺杀虫剂及其代谢物的儿童具有更高的体质指数,尿液中多种杀虫剂合并浓度处于中等水平的儿童具有更高的体质指数和腰围,但儿童尿液中啶虫脒杀虫剂及其代谢物浓度处于高水平的儿童具有更低的体质指数,而且浓度越高,体质指数越低。此外,与非中心性肥胖儿童相比,中心性肥胖儿童的尿液中3种杀虫剂(吡虫啉、烯啶虫胺和呋虫胺)合并浓度、全部新烟碱类杀虫剂和代谢产物合并浓度处于中等水平的比例更高。王和兴说,不同新烟碱类杀虫剂暴露与儿童肥胖患病率之间存在正向或反向关联,提示新烟碱类杀虫剂暴露可促进或抑制儿童能量代谢和脂肪生成,对儿童肥胖存在不同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