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业资讯

金坛医院:打造深度“院府合作”长三角样板


县级医院作为基层医疗卫生服务体系的核心,是推动医疗卫生事业发展、实现“小病不出乡、大病不出县”目标的关键环节。

2011年12月,江苏省常州市金坛区政府在长三角一体化发展的背景下与上海市第一人民医院携手,以“疾病共治、慢病共管、学科共建、人才共育、科研共创、信息共通、资源共享、文化共塑”为目标,合作共建上海市第一人民医院金坛医院(简称金坛医院),开启了为期6年的“院府合作”篇章。2年多来,上海市第一人民医院因地制宜,为金坛医院量身定做个性化发展策略,将优质的三甲医院医疗资源带到金坛区百姓身边,实现了专科专病诊疗下沉、管理文化品牌下沉,缓解了百姓看病就医的难题,书写了“以人民健康为己任”的新答卷。


党建引领,突出凝聚共识

金坛医院抓住“院府合作”这一契机,全面推进各项工作落细落实。

实践同质管理模式。金坛医院参照上海市第一人民医院经验,优化组织架构,推动实行“大部制”,简化管理层次,调整职能科室,成立医疗管理、后勤保障、财务管理、设备与物资采购“四大中心”,优化临床、医技科室设置;制定行政例会制度、月度讲评会议制度以及内外科序列会议制度等30多项规章制度,对20多项管理制度进行修订。

推进党建业务融合。金坛医院坚持党建引领,积极发挥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深入推进“一支部一品牌”建设,将支部数量从8个扩增至10个,确保了支部建设与学科发展相互促进,打造具有支部特色的品牌;同时,不断扩大支部品牌的影响力和辐射范围,提升社会对医院党建工作的认知度和认可度,提高医院的综合服务能力,使医疗服务更加高效、更富有人文情怀。

助力基层医院建设。金坛医院与医联(共)体单位以及合作的民营医院建立党建联盟,实现组织建设共促、党员结对共育、医疗资源共享、活动载体共用和文化培养共兴。落实紧密型医共体职责,选派近600人次到7家医共体分院开展工作,全面提升了医共体分院的技术和管理水平;接待来院进修的乡镇卫生院人员以及来自新疆维吾尔自治区、陕西省的医务人员共计68人。同时,还定期举办基层医疗服务能力提升培训班,定期访问村卫生室,与村医建立紧密的合作关系,共享“院府合作”的成果及新技术。加强影像中心、检验中心、病理中心、心电中心、消毒供应中心等集约化中心建设,持续为基层提供优质资源,通过“县级强”带动“县域强”。

拓展健康服务外延。金坛医院组织上海专家团队开展十余次“医疗服务进企业,健康护航‘532’”系列活动,为企业员工提供健康宣教、健康咨询、急救知识和技能培训等服务,覆盖2个工业园区近50家企业,受益员工超过3万人。举行“院府合作惠民生上海专家走基层”大型义诊活动,服务范围包括70个村镇和7个社区,直接服务百姓超过3万人次;开展“金医巡诊校园行”活动,组织专家进企业、进机关解读体检报告,受益群体达10万余人。在华罗庚高新区建立“健康服务站”,与部队、企业、养老院、高校等签订医疗保障合作协议,提供日常医疗急救保障服务,不断挖掘健康服务需求,让群众有更多健康获得感。

以病人为中心,突出优化服务


合理配置医疗资源。金坛医院建立了门诊医疗资源调配工作机制,按照“一周内科医生3个出诊单元、外科医生2个出诊单元”的标准,确保医生出诊时间合理,并根据患者数量及时调整医师出诊人数;推行弹性工作制,提供双休日及节假日门诊、夜间专家门诊等服务;推行预住院系统,提供“一站式”入院服务,减少患者住院天数,节约患者医疗费用;开设互联网线上门诊,为患者提供便捷的就医选择;开展中医护理适宜技术项目、“互联网+护理”服务,为有居家护理服务需求的特殊群体提供帮助。

提升患者就医体验。实行分时段预约诊疗,时间精确到30分钟,减少检查检验等待时间;优化门诊布局、流程,按疾病系统分区,建立“消化中心”“骨科中心”“甲乳专科诊区”“妇产科诊区”“儿科诊区”“眼耳鼻喉科”“口腔科诊区”“皮肤科诊区”等专科诊区,提高诊疗效率。同时,启用云胶片系统,简化了患者获取放射影像数据的流程;针对患儿多的特点,实现了儿科自助机血常规检测结果上线,缩短了患儿及家属的候诊时间。

提高急诊急救能力。金坛医院一方面建立健全转诊、会诊、救治网络,多次组织应急演练,提升医护人员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另一方面,积极推进胸痛中心、卒中中心、创伤中心、危重孕产妇救治中心、危重新生儿救治中心等“五大中心”建设,不断提升应急保障能力,提高急危重症患者救治成功率。

以疾病为链条,突出资源整合


金坛医院打破传统学科划分和专业设置壁垒,以多学科协作为基础,借助上海市第一人民医院学科优势,以优带强探索学科群发展之路,打造疾病中心化发展模式,为患者提供“一站式”、高水平优质医疗服务。

依托优势学科,实现专科共建。金坛医院成立了“骨科蔡郑东教授工作站”“泌尿外科夏术阶教授工作站”,建设“上海市第一人民医院国际医疗保健中心金坛分中心”;结合金坛地区的疾病特点,整合医疗资源,成立了“消化病临床中心”“骨科临床中心”及“上海市第一人民医院泌尿外科临床中心金坛分中心”;加入上海市肺科医院专科联盟,成立了“金坛区肺癌诊治一体化管理中心”。同时,还与上海市口腔医院、上海市第一人民医院嘉定医院建立了紧密的合作关系。

依托先进技术,实现观念转变。金坛医院遵循“内科外科化、外科微创化、微创精细化”的学科发展趋势,在常驻专家的带领下,实现了手术人次增加54%、微创手术开展率提高56%;完成18个临床专科、45个病种的日间手术1349例,日间手术占比已达到6.6%。同时,深入推进慢性病医防融合,推广健康生活方式。

依托患者需求,实现类别细化。金坛医院开设了麻醉门诊、疼痛门诊、药学咨询门诊等,以满足患者多样化就医需求。设立多学科诊疗(MDT)门诊,组织完成了160例会诊;陆续开设了37个特色专病门诊,如阳康门诊、肥胖门诊、骨质疏松门诊、眩晕门诊等,为特定患者群体提供专业化、个性化的诊疗服务。

以人才为支撑,突出队伍培养


改革聘用制度。自上海市第一人民医院与金坛医院合作以来,对金坛医院现任中层干部岗位实施了严格的任期考核,对空缺岗位推行了全院范围内的公开招聘。在此基础上,金坛医院不断改进专业技术人员职称晋升和职务聘任的标准,动态调整了准入机制、晋升路径、考核内容及其形式。

创新培养机制。金坛医院注重建立高层次人才“陪跑机制”,帮助新员工确立职业发展目标,解决其在工作和生活中遇到的困难,形成以人才推动发展、以发展吸引人才的良性循环。同时,创新性地调整了绩效考核分配制度,使之与岗位职责、工作业绩、实际贡献等因素紧密挂钩,真正实现了吸引人才、留住人才的目标。在全院范围内选定德才兼备、具有发展潜力的“领军人才”“优秀学科带头人”“优秀青年人才”共41名,制定人才发展规划及人才培养管理办法,确保人才资源的合理配置与高效利用。同时,鼓励学历提升,目前已培养在职博士3名、硕士19名,引进医学相关专业硕士研究生55名。

共享培养路径。金坛医院与上海市第一人民医院构建人才培养协同机制,开设了人才进修“绿色通道”,近100人通过此通道进修学习。上海市第一人民医院定期派专家到金坛医院带教、坐诊和查房,实施“一对一”师带徒结对培养模式,手把手“传帮带”,助力本地青年医师成长成才。金坛医院还举办了16次“金医论坛”以及2期医院管理论坛,将上海的优质医疗资源和管理经验引入医院,为提升医院的整体水平提供了有力支持。

以学科为抓手,突出能力提升


学科建设是医院发展的基石,对于提升整个区域医疗水平都具有重要意义,金坛医院对此也开展了诸多工作。

金坛医院通过院长行政查房、 “解剖式”调研以及科主任述职等多种形式,全面了解和探讨各学科发展中所面临的困境和挑战,为各学科的发展制订了切实可行的解决方案,并持续关注学科建设进展,提供必要的政策支持和资源配置。目前,该院已遴选出18个领先学科、重点学科和骨干学科,并制定了《学科建设管理办法》。

为加强医院的科研工作,提升医务人员在临床实践中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金坛医院邀请上海市第一人民医院临床研究院专家来院进行课题申报现场培训及指导,选拔优秀科研人员前往上海交流和学习,为骨干人才提供了更高层次的科研平台。另外,通过外部资源的引入和内部人才的培养,为学科发展注入持续动力。2023年,金坛医院获江苏省医学新技术引进奖一等奖1项,实现了历史性突破。

为了充分调动本地专家的工作热情并激发入驻专家的积极性,金坛医院采取科室“双主任制”学科共建管理新模式,派驻专家自入院起就扛起了学科主任的担子,带领科室开展新技术、新业务,充分发挥其在医院管理、学科建设、医疗技术创新发展等工作中的中流砥柱作用,带领科室发展实现了质的提升。与此同时,通过各种措施支持和鼓励本土优势学科发展壮大。2年多来,金坛医院开展了56项适宜性新技术和新项目,填补了多项县域空白,完成了江苏省基层医院首例国产骨科机器人辅助下膝关节置换手术、常州地区首例铥激光剥橘式前列腺剜除术等。如今,越来越多的患者选择留在本地看病,外转率同比下降了36%,区域内就诊率大幅提升,区域外前来就诊患者更是络绎不绝。












文:上海市第一人民医院金坛医院院长 蔡郑东
编辑:李宁 王政清

审核:万懿 王朝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