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头条

跨越3000公里 呵护生育希望

□本报记者 赵星月 通讯员 巢伟
近日,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妇产医院内分泌科主任阮祥燕教授团队与海南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乐城医院(慈铭博鳌国际医院)副院长肖慧教授团队联手,成功实施一例跨越3000公里的卵巢组织冻存。这意味着,北京妇产医院作为国内唯一将该技术应用于临床的医疗机构,通过航空及铁路系统的转运,已能满足更多患者的生育力保护需求。
卵巢组织冻存与移植技术是目前国际上最为先进的生育力保护方法,即通过冷冻部分卵巢,将卵巢组织储存起来,多年后再植回体内,“重启”生育功能。卵巢组织冻存主要面向因疾病治疗损伤卵巢功能和生育能力的女童和育龄女性。
此次接受卵巢组织取材手术的是一名已婚未育女性。今年1月,她在慈铭博鳌国际医院被诊断出卵巢肿瘤,需要手术切除。处于育龄期的她,得知卵巢肿瘤本身及手术过程不可避免地会对卵巢功能造成一定损伤,可能导致早绝经、提前衰老、终生不育等不良后果后,提出希望保留卵巢的生殖与内分泌功能。与医生沟通后,她决定进行卵巢组织冻存。随后,慈铭博鳌国际医院与北京妇产医院卵巢组织冻存库取得联系,双方手术团队与转运团队、冻存团队的相关筹备工作同步启动。
4月14日早8时,手术开始。9时10分,顺利取到患者的卵巢组织,迅速置入专用转移液,安放于转运箱中。基于阮祥燕团队的前期研究,离体后的卵巢组织,采用转移液进行4~ 8℃低温转运,最佳存活时间为24小时。也就是说,这例从海南省海口市到北京市跨越3000公里的卵巢组织冻存,需在24小时之内完成包括转运、处理、冷冻在内的所有冻存程序。
“长途转运的主要技术难点有3个。”阮祥燕解释,第一是时间,需以最快速度抵达卵巢组织冻存库。从海口美兰国际机场至北京大兴国际机场,飞行前后的各个环节必须衔接紧密,途中不容有任何闪失。第二是温度,长途转运中对于温度的控制更为严苛,转运人员必须实时观测转运箱的温度变化。第三是安检,卵巢组织对射线极其敏感,小剂量的X射线就能造成大量的卵母细胞死亡,因此,需要申请免X射线安检的绿色通道。
次日凌晨,转运团队搭乘的航班着陆。约1个小时后,转运箱被护送至北京妇产医院卵巢组织冻存库。在超净工作台上,冻存人员精心处理,将卵巢皮质组织切成很多薄片,每1~2片置入一个冻存管。
卵巢组织的冻存数量与患者的年龄、卵巢体积、卵巢功能、放化疗方案等众多因素相关。经近10个小时的卵巢组织处理、冷冻、冻存,冻存人员成功为这名患者冻存29片卵巢组织。
据了解,截至目前,阮祥燕团队已冻存卵巢组织600多例,年龄最小的冻存者仅7个月大;成功完成冻存卵巢组织移植26例,无一例原发性疾病复发。阮祥燕说,与冻卵相比,卵巢组织冻存有诸多优势:可一次性保存成千上万枚卵母细胞,无须促排卵,节约时间,且适用于激素依赖性肿瘤患者;不受生理周期影响;不仅能保护生育能力,还可保存卵巢的内分泌功能等。
“保守估计,我国因疾病治疗损伤卵巢功能和生育能力的女童和育龄女性,每年至少新增100万,但采用卵巢组织冻存与移植技术,有效规避卵巢损伤风险的患者却不到0.01%。”阮祥燕告诉记者,今年全国两会期间,她提交了一份在京建立国家级生育力保护中心的建议。
阮祥燕希望,在国家级卵巢组织冻存库建立后,准入300~500家地方临床分中心,在全国构建生育力保护网。这样一来,患者可在当地接受卵巢组织取材手术,卵巢组织则在离体24小时内低温转运至北京总库冻存,用于日后移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