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头条

一场与青年医学博士的对话

通讯员 柯昌乐
本报记者 郑纯胜
“舞台有,空间有,场地有,你们为患者服务的能力有没有?”
“你能以临床问题为导向,从医学博士变成出色的临床医生,再变成临床科学家吗?”
“你能代表浙大二院的未来吗?又能否在医院创造属于自己的未来?”
……
已是晚上10时,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解放路院区会议室里,依然有青年不断接过话筒直抒胸臆。
五四青年节前夕,浙大二院党建工作部、团委联合举办2024年度首届“广济青年说·我与书记面对面”活动。中国科学院院士、浙大二院党委书记王建安教授,与36名35岁以下的青年医学博士代表座谈,共话“建设世界一流医院:青年何为”。
整整3个小时,没有华丽的辞藻,没有刻意的安排,只有王建安的真挚分享、“灵魂拷问”和殷切期盼;没有寒暄的客套,没有话题的设限,只有青年医生直面职业规划、成长烦恼的畅所欲言、真情流露。
浙大二院追求建设世界一流医院,青年是医院的未来,该何为?尤其是,今年是该院建院155周年,也是实现“十四五”规划目标任务的关键一年。青年人如何充分融入医院发展和国家战略的大局之中,是王建安一直思考和关切的问题。
在当晚的活动中,王建安分析了该院发展所处的历史方位,清晰描摹建设世界一流医院“三步走”战略,精准剖析青年医生的发展短板,指明青年医生参与世界一流医院建设的未来之路。
“青年兴则医院兴,青年强则医院强,迈向世界一流医院的建设少不了朝气蓬勃的青年力量。”王建安说,“浙大二院青年必须学思想、树情怀、勤学习、成人才、善思考、勇表达、志高远、有格局。青年医生要想成为一名优秀的临床科学家,必须深刻理解创新爱好、情怀责任、敏锐洞察、深悉方法、时间管理、继续学习、团队领导及全球合作等关键要素。”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有导师制,导师制可否延长两三年,指导我们的从医之路?”
“临床工作占据了年轻医生的大部分时间和精力,能否有优化机制,让我们可以分配时间,更好地开展基础研究、临床研究?”
与会青年医生提出了很多宝贵意见,也抛出了自己的疑惑。有些问题,王建安当场讨论和部署,让行政职能部门及时解决;有些问题,医院已在系统设计、积极推进;还有些建议,需要斟酌和深入调研,都被认真记录下来……医院党委直面来自青年医生的“一线问题”,给出答案或回应,会场不时响起热烈的掌声。
与会的36名青年代表,既有接到通知后积极参会的,更有看到活动预告后自发而来的。“感谢医院打造这个交流平台”“我们会为医院发展贡献青年力量”……青年代表们表示,会将责任扛在肩头,积极参与到治院、办院中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