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方新闻

南通市第一人民医院成功实施同期肺动脉内膜剥脱术+冠脉搭桥术

建立体外循环,人体温度降至25℃,心脏停跳200多分钟,进行2根冠状动脉血管搭桥,间断停止体外循环多次,完成最细仅1~2毫米的血管上剥离血栓……江苏省南通市第一人民医院心脏血管外科团队于近日成功完成这项心外科领域高难度的手术。



危重!手术迫在眉睫


两年来,75岁的张老伯一直饱受慢性栓塞性肺动脉高压病痛的折磨,稍有活动就会胸闷、气短,原本热爱生活、性格开朗的他,从此药不离口,人也日渐消瘦。今年5月,张老伯出现了右心衰竭、肝功能受损,来南通市第一人民医院复查时心脏彩超提示重度肺动脉高压,常规的药物治疗已经无法有效缓解症状。正当一家人陷入绝望时,南通市第一人民医院心脏血管外科团队经过研究,告知患者和家属还有一条“出路”——实施肺动脉内膜剥脱术。“通俗讲就像‘通下水道’,在肺动脉切开1~2个切口,然后通过切口将增厚的肺动脉内膜组织和血栓从血管内剥离出来。”据南通市第一人民医院心脏血管外科副主任、主任医师夏春秋介绍,该手术可以有效解除肺动脉梗阻,降低肺动脉压力,改善心功能,是目前有效治疗继发性肺动脉高压的手段。

意外!手术难度又“加码”


在完善术前检查时,通过冠状动脉造影,医生发现张老伯同时合并严重的冠心病,前降支和右冠状动脉都有80%以上的狭窄。正常情况下,单独实施肺动脉内膜剥脱术时长一般在7~16个小时,冠心病则需要接受冠状动脉搭桥手术,两个手术如果同时进行,将大大增加手术难度和围手术期死亡的风险,但如果不及时解除患者冠脉病变的问题,在肺动脉内膜剥脱术中及术后,患者将面临巨大的心梗死亡风险。

面对这种极为复杂而棘手的情况,南通市第一人民医院心脏血管外科立即组织心血管内科、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麻醉科、心超室和康复医学科等相关科室进行多学科会诊,并成立专门的救治团队,还特邀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贞医院心血管外科甘辉立教授给予指导。经过认真讨论和评估,在与张老伯一家充分沟通后,救治团队最终决定同期实施肺动脉内膜剥脱和冠状动脉搭桥术。对一名长期右心淤血、凝血功能较差的七旬老年患者实施这样的手术,对救治团队来说是一个极大的挑战。为了降低脑耗氧量和代谢率,最大限度减少缺血缺氧对大脑的损伤,术中,需要将张老伯的体温降到25℃;同时,为了提供一个静态、无血的手术视野,还要将体外循环停止,进入深低温停循环状态。


惊险!从死神手上抢命


5月13日10时,这场高难度手术正式“打响”。手术由甘辉立教授与南通市第一人民医院心脏血管外科团队共同实施。正中开胸、建立体外循环、人体温度降至25℃……手术团队按照既定的方案逐步推进,顺利完成右冠状动脉后降支和左冠状动脉前降支的搭桥,随即开始了漫长的肺动脉内膜组织和血栓剥离之路。由于慢性炎性反应,张老伯肺动脉内膜黏连明显,内膜本身质地很脆、易碎,剥离难度大;肺动脉外膜的壁很薄,又绝对不能损伤,而且最细处的血管仅有1~2毫米。手术团队屏气凝神、抽丝剥茧,剥离出大量的肺动脉血栓和增厚的肺动脉内膜组织。术中,该院麻醉科副主任医师、体外循环师顾天玉稳步控制低温,到达预定温度后,在剥离肺动脉内膜组织和清除血栓时,间断停止体外循环。由于术野操作空间有限,手术的艰难程度对体外循环的要求就变得更加苛刻。顾天玉准确计时,有条不紊地完成体外循环机的各种步骤,时刻关注患者血压变化。麻醉科主任医师徐宝生则负责对内环境、血流动力学和肺动脉压进行严密监测,在患者心脏复跳后时刻关注内环境状态、心功能情况、肺动脉压力变化、神经系统状态等,随时调整各种血管活性药物种类和用量。历经9个多小时,手术顺利完成。

术后,身经百战的心脏监护团队一直守护在旁,实时监测各项数据,助力患者平稳度过术后48小时。术后第2天,患者顺利拔除气管插管;第8天,患者顺利下床;第10天,患者在康复医学科医护人员的指导下逐步开展床旁康复治疗;第15天,患者终于康复出院。



文图:南通市第一人民医院
编辑:于梦非 刘欣茹
审核:万懿 王朝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