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头条

这不只是一场职业竞技

□本报记者 赵星月 特约记者 刘青
6月4日至6日,全国妇幼健康职业技能竞赛决赛在京举办。来自全国31个省(区、市)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的128名妇幼健康工作者同场竞技。贴近临床的考题设置,富于变化的竞赛形式,参赛者感受到的不只是一场职业竞技,更是学知识、练本领、强技术、夯基础的浓厚氛围。
全面系统进行
知识“扫盲”
6月5日上午,全国妇幼健康职业技能竞赛决赛首场综合笔试开考。在60分钟的答题时间里,队员们需要完成100道单选题、20道多选题。
笔试结束,河南省代表队队员、驻马店市中心医院主治医师孙攀锋第一个走出考场。“答题时间比较紧张,要对政策规范、专业知识非常熟悉,才能得心应手。”在孙攀锋看来,综合笔试是一次全面而系统的知识“扫盲”,“凡是自己有迟疑的题目,都是赛后需要巩固的重点内容”。
具有12年临床经验的贵州省代表队队员、遵义医科大学附属医院(贵州省眼科医院)主治医师陈琳在答题时同样感到有压力:“考题所覆盖的知识点非常广,儿童常见眼病均有涉及,应考也是一次夯实理论基础的机会。”
稍作休整,紧随其后的是知识竞答。在必答题环节,多数时间里,倒计时提示音未落,各代表队就已正确作答,引得观众席掌声阵阵。到风险题环节,队员们作答速度明显放缓。题目由易到难,对应着10分、20分、30分3种分值。各代表队需要自选分值,答对得分,答错扣分,这意味着分值越高风险也越高。
湖南省代表队选择了一道30分的题目。这是一道病例分析多选题,需从8个选项中选出多个正确答案。遗憾的是,代表队因错选了1个选项,被扣除30分。
赛后,湖南省代表队队员、中南大学湘雅医院副研究员李平不断回忆着题干细节。“这道题目涉及妊娠合并再生障碍性贫血。作答时我很有自信,公布正确答案后,竟发现与自己提交的答案不一致。”李平直言,那一刻,他冒出的第一个念头是申请仲裁。
李平的存疑之处在于,该患者是否需要口服泼尼松(一种糖皮质激素)。在赛前筹备阶段,他记得教科书提到“妊娠合并再生障碍性贫血患者可服用糖皮质激素”,于是在答题时勾选了这个选项,结果这个选项不在正确答案的4个选项之中。
李平平复心情,没有急于申请仲裁,而是反复推敲题目中的关键提示。“患者中度贫血,但暂无出血倾向;白细胞计数偏低,免疫功能受损,容易引发感染性疾病……”李平说,“细想来,给出的正确答案无误,这时的确不适合服用糖皮质激素。”
虽然湖南省代表队被扣除了30分,但通过作答这道多选题,李平意识到,对糖皮质激素的使用条件和使用时机还需多加斟酌,“这些题目非常贴合临床实际,有助于临床医师完善自身专业知识体系”。
参与技能竞赛
考官同样受益
6月5日下午举办的全国妇幼健康职业技能竞赛操作技能竞赛现场,被划分为“危重孕产妇救治”“危重新生儿救治”“宫颈癌防治”“儿童眼保健”4个竞赛区域。不同竞赛区域,又根据技术要点进一步细分为多个考场。
中华预防医学会妇女保健分会名誉主任委员王临虹教授以“宫颈癌防治”竞赛项目为例向记者介绍,该项目细分为妇科检查、阴道镜检查、利普刀操作、腹腔镜手术4个考场,覆盖宫颈癌筛查、诊断、治疗的各个环节。队员们依序进入每间考场,模拟操作过程。
在阴道镜检查考场,摆放有一台电子阴道镜和一台光电一体阴道镜,供队员们选用。与此同时,检查所需要的活检钳、刮勺等医疗器械一应俱全,高度还原真实场景。
来自新疆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昌吉分院的主治医师王晓梦,与多数队员一样难掩紧张,语速飞快。她坐在电子阴道镜前,屏幕上出现了某患者的阴道镜检查报告单。调整镜头焦距后,她用棉签蘸取生理盐水,轻拭以牛舌制成的模拟宫颈。随着操作的逐步推进,考官拿出对应的宫颈图像照片,请她判读。王晓梦渐入佳境,准确而清晰地给出判读意见。
“作为考官,参与操作技能竞赛同样受益。”北京协和医院妇产科主任医师陈飞表示,“在近距离的观察中,有机会了解不同层级医疗机构医务人员的临床技能掌握情况。从现场来看,队员们非常优秀,多数队员操作流畅、规范;个别队员仅注重操作而忽略了必要的医患沟通,也有个别队员在操作顺序上有失误。这场竞赛,使我们今后下沉基层时,得以更有侧重地向受援医疗机构提供技术指导。”
将所见所学
分享给更多人
6月6日上午,入围总决赛的8支代表队展开巅峰对决。抢答题环节尤为激烈,有多道题目,几支代表队近乎同时按响抢答器。到风险题环节,各代表队频频选择高分值题目,体现出高水准的专业素质。经多轮角逐,并结合前期竞赛得分,最终,北京市代表队、广东省代表队、江苏省代表队获团体一等奖。
“这是时隔10年,我们再次举办全国妇幼健康职业技能竞赛。”作为竞赛专家委员会危重孕产妇救治组组长,北京大学第三医院妇产科主任赵扬玉教授感触良多,“这10年,我们共同见证着妇幼健康事业高质量发展。以孕产妇死亡率为例,2013年我国孕产妇死亡率达23.2/10万,到2023年下降至15.1/10万。如今,我国已跻身全球10个妇幼健康高绩效国家之列,这与广大妇幼健康工作者的辛劳付出紧密相关。”
竞赛在激励与鼓舞中落幕,各代表队满载而归,回味着赛程中的精彩时刻。北京市代表队在此次竞赛中团体总分排名第一,同时斩获多类奖项。100分的背后,是120分的付出。此前,在市级妇幼健康职业技能竞赛中,北京市就在国家所设置的4个竞赛项目基础上,创新增设计划生育危急重症救治、基层妇幼保健2个竞赛项目,旨在全方位检验妇幼健康服务能力。
“队员们所展现的风采是多年来的厚积薄发,是在完成规定动作的同时不断创新自选动作的质变。”北京市卫生健康委妇幼健康处处长、二级巡视员郗淑艳说,北京市卫生健康委将2023年确立为“妇幼健康能力提升年”,聚焦妇幼健康服务管理及全方位专业发展,开展专业人才培养、专业服务下沉和专业技能提升三大行动;建立系列培训基地,完善专业人才库、专业师资库、专业课件库,针对科室主任、专业骨干和专业人员开展分类培训;实施“儿童保健服务基层行”“妇女保健能力提升北京行”“妇幼保健网底能力提升专项行”三项行动,提升基层妇幼健康服务能力,使全市妇幼健康保障能力得以均衡发展。
“代表甘肃省妇幼健康工作者参与全国赛事,我倍感荣幸。”甘肃省妇幼保健院(甘肃省中心医院)宫颈癌防治中心副主任医师蔺茹赛后难掩激动,“无论是备赛阶段,还是决赛期间,队员们全情投入,以更高的标准要求自己,也在跌宕起伏的赛事中接受一次次历练,见证着更好的自己,这正是全国赛事的魅力所在。”
“此次竞赛于我们而言是一次整体练兵,有助于提升妇幼健康系统的专业技术水平,形成比学赶超的向上氛围,增强妇幼健康工作者的团队凝聚力。”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卫生健康委妇幼健康处副处长纪星表示,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代表队抱着学习的心态来参赛,赛后计划通过专项培训、学术交流等方式,将队员们在竞赛中的所见所学所获分享给更多自治区妇幼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