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共卫生

步步为营 实现血吸虫病消除目标

四川省疾控局重大传染病防治处处长 胡平
四川省曾是我国血吸虫病流行程度最重、流行范围最广的山丘型血吸虫病流行省之一,涉及11个市(州)、63个县(市、区)。按照国家部署,2016年四川省全面启动县级血吸虫病消除工作,制订分阶段、分步骤达标计划并强力推进。2023年11月,凉山彝族自治州普格县顺利通过血吸虫病消除达标省级评估,标志着全省63个流行县(市、区)全部实现消除目标,在全国7个血吸虫病重流行省份中率先实现以县为单位消除血吸虫病目标。
综合施策 区域联控
四川省坚持将血吸虫病防治工作与乡村振兴战略实施、生态文明建设、产业结构调整、城乡环境综合治理等紧密结合,将农业农村、林草、水利等部门项目向血吸虫病重点流行区倾斜,彻底改变钉螺孳生环境,压缩钉螺面积,持续落实好以传染源控制为主的综合防治措施。
例如,在蒲江县、眉山市东坡区、广汉市、夹江县、西昌市5个县(市、区)创建一体化城乡统筹、系统化生态治理、集约化生态农业、科学化血防管理与教育等生态化、产业化、可持续的血吸虫病综合防控模式,并在全省推广,为阻断和消除血吸虫病提供新路径。
在血吸虫病流行地区,四川省还建立起市与市、市与县、县与县等毗邻地区的片区联防联控机制,通过加强合作交流,整体提升各地血吸虫病防治工作能力和效果。
健康干预 强化监测
四川省创新开展形式多样的血吸虫病防治宣传活动,全覆盖推进健康教育和行为干预,普及血吸虫病防治知识,引导群众养成健康文明的生产生活方式。
结合山丘型血吸虫病流行区实际,以及流行区社会经济发展水平、群众生活水平,四川省探索并完善了多种血吸虫病防治健康教育和健康促进干预模式,改善社区生活环境和生产条件,营造血吸虫病防治氛围,巩固防治成果。
自2010年起,四川省逐步建立和完善了血吸虫病监测预警体系,涵盖血吸虫病传染源、中间宿主钉螺、湿地钉螺孳生风险等内容,全方位开展风险因素、发热患者、钉螺、家畜、毗河引水工程监测,及时发现血吸虫病传播风险环节和危险因素,有针对性地采取防控措施。
四川省强化常态化防控与应急处置有机结合,突出抓好地震灾后和汛期血吸虫病防控,坚决防止发生急性血吸虫病疫情。
“5·12”汶川地震后,四川省初步建立了灾后血吸虫病防控体系和防控措施,在“4·20”芦山地震应急处置过程中总结提炼、优化调整,形成了较为完善的地震灾后血吸虫病防控应急工作模式,包括灾后快速风险评估、灾后血吸虫病防控应急体系建设、灾区血吸虫病防控应急报告制度等。这些措施和经验为四川省确保“灾后无大疫”提供了保障,也为其他自然灾害后的应急防控工作提供了借鉴和帮助。
精准服务 科技创新
为提升血吸虫病防治专业机构综合能力,加强人才队伍建设,四川省创新建立了“省级专家责任田”“优生带差生”指导帮扶模式,对能力薄弱地区实施组团式重点帮扶。
“省级专家责任田”指导帮扶模式即建立落实省级专家驻点制度和责任帮扶制度,确定省级专家划片负责县(市、区)名单。省级专家每季度驻点时间不少于15天,负责指导责任县(市、区)开展常规防治、应急等工作。
“优生带差生”指导帮扶模式即省重大传染病防治专项工作组办公室抽调省级疾控中心和防治能力强的市、县级疾控中心专业技术人员,对防治能力弱的凉山州开展为期4年的驻点帮扶,全面提升当地血吸虫病防治能力和水平,实现消除目标。
同时,四川省还大力推进血吸虫病诊断网络实验室建设,加强专业队伍业务培训,切实提升基层血吸虫病防治能力。
四川省将血吸虫病防治工作与科学研究紧密结合,积极探索适宜的新方法、新技术、新模式,近年来在诊断技术、传染源控制、钉螺控制、健康教育等方面取得20项专利(含2项发明专利),颁布了四川省泥敷灭螺地方标准,并及时将科研成果在省内推广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