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头条

院前准备 事半功倍

□ 昆山市第一人民医院院长 李翀 医务处副处长 程峰
近年来,随着居民医疗保健需求的不断增长,部分医院床位资源不足与资源浪费现象并存,导致患者受到看病难、住院难、入院等待时间长、一床难求等问题的困扰。
为实现医院床位高效利用,缩短患者术前等待时间和住院日,江苏省昆山市第一人民医院成立床位管理中心,对全院床位实施集中管理,建立一站式住院服务中心,并进一步推出“预住院—院前准备”服务,为诊断明确,病情相对稳定,经评估符合住院指征的患者以及行择期手术、日间手术、日间化疗及择期住院的慢性病患者先行办理预住院手续和检验检查预约,让患者入院前就完成相关检验检查项目,在缩短术前等待时间的同时减少患者住院天数,节约住院费用,提升患者的就医体验。
协助患者顺利入院
医院在住院部一楼大厅建立住院服务中心,开设一站式服务窗口,为患者办理“预住院—院前准备”手续,床位协调员根据收住院规则电话通知患者入院,并推送通知短信。患者入院当天,由床管中心导诊员确认核实入院患者类型,并引导其至相应病区,与病区护士确认交接。
医院自主开发了床位管理系统,实现床管中心与病区医生工作站共享预住院患者信息,包括患者的病情诊断、危重程度、院前检验检查医嘱报告等,有计划安排患者入院及手术。改变原来在患者入住病区后才能逐项完成检查、再行安排手术的情况,大大缩短了患者术前等待时间及住院时间。通过床位管理系统,医院实时掌握了各科室住院患者数,以判断是否有可用床位及可借用床位,为床位管理中心更快捷、更准确、更高效调配床位做好技术程序支持。
患者术前,由床管中心与各医技部门沟通协调,在门诊检验科设置院前抽血专用窗口,单独签到取号,其他医技检查单凭“院前准备”专用章,优先安排检查;特殊检查项目预留3天内预约名额,以便住院患者在入院前能及时完成相应检查。床管中心驻点医师对患者进行各项检查报告的院前审核评估,及时发现阳性结果并提前干预,保障患者顺利按计划入院手术。由麻醉科具体安排麻醉医师驻点床管中心,完成日间手术患者的术前麻醉评估。床管中心还与院内各科室建立床位协调群,便于即时沟通。
依托当地医保政策的支持,院前检查费用被纳入住院医保结算。如果患者以自费形式办理预住院,在未正式住院前,仍可在门诊、社区或药店使用医保,正式住院时转为医保入院,先前院前检查所产生的费用均按医保比例报销。
完备流程见成效
医院的院前准备工作有着完备的流程。医生开具电子住院申请单及院前各类检查医嘱,通过信息平台,由床管中心审核通过并登记信息;在患者缴纳预住院押金后生成住院号;床位管理中心打印各类检验检查申请单并盖“院前准备”专用章,指引患者到相应科室完成检查;患者完成所有检查后由床管中心驻点医师完成检查结果的院前审核评估;床位协调员根据预约顺序及需求,与医生沟通确认后,提前一天电话及短信通知患者入院(日间非局麻手术患者在入院当天由床管中心驻点麻醉医师完成评估后进入相应病区);入院当天由床管中心导诊员引导患者至相应病区,并与病区护士确认交接。
依据上述流程,医院能够实现如下目标:一是信息预知,病区医生提前获取预住院患者的信息,对患者的治疗进行有计划的安排;二是收治平衡,医院可以合理有序地安排患者住院,达到各专科和各医生的相对收治平衡;三是缩短术前等待时间,平均术前住院日由原来的2.5天缩短到目前的1.7天;四是平均住院日缩短,由原来的9.1天下降到现在的6.1天;五是床位资源的高效利用,床位周转次数由原来的平均每月3.44次加快至现在5.20次。
进一步推进全程服务
下一步,医院将要继续推进“预住院—院前准备”服务。依托信息化建设,逐步开发微信小程序预住院模块,为患者手机自助办理住院提供技术支持。
在“全院一张床”的管理模式下,实现全院床位可调度灵活、不受科室限制,能更合理有效利用床位资源,后续随着医院精细化成本核算和管理水平的提升,可考虑对病床工作效率进行评价分析,合理增加或减少相应科室的床位数,通过相应评价指标对床位资源进行动态的效率评价、质量管理和优化调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