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业资讯

苏州大学附属儿童医院应用全降解封堵器治疗先心病

近日,苏州大学附属儿童医院心脏中心专家团队选用全降解封堵器,分别采用经皮介入封堵术和经胸小切口介入封堵术两种方法治愈两名室间隔缺损患儿,这标志着该院应用全降解封堵器介入治疗儿童先天性心脏病(简称先心病)新方法,实现了先心病介入治疗后“植入无残留”的目标。室间隔缺损是儿童最为常见的先心病,传统的治疗方法主要有开胸修补手术和微创封堵术。我国首款自主研发的全降解(可吸收)封堵器,实现了从金属材质到全降解材质的创造性跨越,这种封堵器起到了帮助心脏组织再生的临时桥梁作用,而且6个月后便能够在人体内逐渐分解,最终完全被吸收,为儿童患者带来了福音。8岁的欣欣(化名)和5岁的瑜瑜(化名)均为室间隔缺损患儿,根据两名患儿心脏缺损的不同特点,医生制订了分别采用经皮介入封堵术和经胸小切口介入封堵术的方案。经皮介入封堵术由心脏中心—心血管内科主任孙凌团队完成,采用经皮穿刺腹股沟股静脉(无切口)介入的方法,在超声定位下将全降解封堵器经血管长距离送到缺损为4.5毫米的室间隔部位完成封堵。经胸小切口介入封堵术由心脏中心—心胸外科主任李炘团队完成,由于患儿的病灶解剖结构比较复杂,因此选择了更短的手术路径。术中,手术团队在超声引导下,通过约0.5厘米的剑突下小切口,经过右心室表面直接置入导航鞘管,将大小合适的封堵器植入缺损位置完成封堵。两例手术均按照预期方案圆满完成。

苏州大学附属儿童医院党委副书记、院长吕海涛说:“全降解封堵器的临床应用,是我国领先于世界的医疗科技创新,代表着心脏介入治疗领域的重大突破。我们期待这一创新技术能够惠及更多患儿。”



文图:苏州大学附属儿童医院提供

编辑:李宁 王政清

审核:万懿 王朝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