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高蛇伤救治水平,贵州省开展蛇伤防治科普活动
7月31日-8月1日,由中华医学会急诊医学分会、中国蛇伤诊疗贵州省研究中心与贵州省蛇伤救治中心联合发起,八一贵州省蛇伤防治科普基层行在贵州省遵义市举办。来自遵义医科大学附属医院、遵义市各乡镇医院与公益组织的152位医护人员及志愿者,组成21支队伍,对乡村医生和民众展开蛇伤防治科普。
8月1日,参与贵州省蛇伤防治科普基层行的医生向龙坪镇村民进行蛇伤防治科普。乔芮摄
被蛇咬伤后,要抓紧去有抗蛇毒血清的医院接受诊疗,越快越好可微信搜索蛇伤防治小程序查询附近有抗蛇毒的医院8月1日一早,龙坪镇、山盆镇等多个科普点就围满了村民。
人民日报健康客户端记者跟随科普队伍走访发现,擅自用药、捆扎患肢、听信偏方、嘴吸毒液等,是不少人对于蛇伤救治的错误认知。接诊过诸多蛇伤患者的遵义市龙坪镇卫生院院长李登波,务川仡佬族苗族自治县人民医院急诊科医师申标均表示,蛇伤患者进行错误的敷药和捆扎患肢一直屡见不鲜。
尽早注射抗蛇毒血清本可预后良好,但很多人因认知不足、偏听偏信,严重耽误治疗,导致多器官损伤、残疾甚至死亡。8月1日,遵义医科大学附属医院急诊科主任喻安永告诉人民日报健康客户端记者,加强蛇伤防治科普,不仅能守护患者个人健康,更是对医疗资源的有效节约。
蛇咬伤知识匮乏是蛇伤不良结局发生的重要影响因素之一,基层医生的蛇伤防治水平也至关重要,包括蛇毒识别、咬伤识别、血清使用等。7月31日,四川省人民医院急诊学科带头人、中华医学会急诊医学分会主任委员吕传柱向人民日保健康客户端记者表示。
7月31日-8月1日,吕传柱与喻安永等蛇伤专家根据7月15日最新发布的我国首部蛇伤指南《中国蛇伤救治指南》及实践经验,分别在遵义医科大学附属医院以及多个乡镇医院开展针对基层医生的蛇伤防治科普,以提高基层蛇伤诊疗水平。
(责编:荆雪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