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方新闻

DIP付费改革聚焦三大核心指标,医院实现高质量发展

8月4日,在国家医保局DRG/DIP2.0版分组方案第三场解读会上,厦门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医务处处长许中聚焦DIP2.0版病种库,就DIP付费改革中医院关键指标管理表示在医院实际的DIP高质量管理中,要抓住实际开发床位数、平均住院日、CMI(病例组合指数)值三个关键指标。


厦门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医务处处长许中进行分享。石梦竹摄

许中表示,医疗机构在面临DIP支付体系改革的时候,往往最关心两个问题,一是如何在DIP背景下实现医院利益最大化,即结余的最大化。二是,如何把DIP与公立医院的高质量发展进行有机的结合。

许中介绍道,一是要提高实际开放床位数,这意味着医院要不断提升竞争力,提升对患者的吸引力,就是提升疗效。医院一方面要出台相应政策,鼓励临床各类新技术新项目开展,另一方面,医院也要抓好医疗质量管理,确保患者医疗质量安全。

二是要切实降低平均住院日,平均住院日的高低实际反映医院综合效率的高低。医院降低平均住院日可以开展日间手术,把住院时间有效压缩在24小时内,从而实现医疗费用降低和医疗资源的高效利用。

三是要提高医院CMI值,CMI值的本质含义是出院病人的平均权重,需要有效改变医院的病种结构。建议把权重低的病种由住院向门诊转移,一方面让患者避免住院的麻烦,也减轻了医师的工作量,另一方面也能有效减少医保资金支出。

(责编:荆雪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