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印发全民健身行动实施方案
本报讯(特约记者 黎军)为推动全民健身高质量发展,日前,重庆市爱卫办印发《健康中国重庆行动—全民健身行动实施方案(2024—2025年)》。《实施方案》明确,到2025年,该市经常参加体育锻炼人数比例达到48%,全市人均体育场地面积超过2.2平方米。
《实施方案》指出,加大全民健身场地设施供给,继续推动全市各级各类公共体育场地设施向社会免费或低收费开放。推动实施“国球进社区”项目、场地器材补短板工程、农体工程更新项目,建设乡镇健身广场、智慧健身长廊、市民健身房、多功能运动场。新建体育公园50个、健身步道1000公里、全民健身中心30个、社会足球场300片,建成市级以上户外运动品牌赛事36个。持续开展“全民健身日”“全民健身月”等主题活动和市民运动会等全民健身系列活动。
《实施方案》明确,加强全民健身科学指导,鼓励体育专业技术人才通过参与编写全民健身科普读物、录制教学短视频等开展健身指导服务,鼓励有条件的全民健身站点为市民提供科学健身方案或提供运动促进健康的指导服务。探索建设社会体育指导员健身服务站点,引导社会体育指导员开展进社区、进农村、进工厂、进机关、进校园、进部队“六进”活动。完善志愿服务队伍培训工作,每年培训社会体育指导员4500名以上,实现每千人拥有社会体育指导员2.8名。
《实施方案》强调,促进重点人群健身活动开展,推进实施具有重庆特色的青少年体育“健康包”工程。开发提升学龄前儿童健康素质的亲子体育游戏,推广适合学龄前儿童的健身设施设备。支持老年人健身组织发展,加快提升健身设施适老化程度。大力推进无障碍健身设施的研发和使用,丰富妇女、农民等人群的健身活动。加大全民健身宣传力度,引导广大群众树立健身强体理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