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方新闻

人畜共患传染病重症诊治全国重点实验室学术年会举行

人畜共患传染病和肝病与感染问题是当前全球面临的重大挑战之一。9月20日至22日,由中国医药教育协会、北京慢性病防治与健康教育研究会、人畜共患传染病重症诊治全国重点实验室和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同济医院共同主办的人畜共患传染病重症诊治全国重点实验室2024年学术会议暨第六届中部肝病与感染学术会议(2024 CCIFLDI)在武汉举行。167位专家针对人畜共患传染病的重症诊治进行深入探讨。

中国科学院院士、武汉大学教授舒红兵在致辞中表示,我国在肝病和传染病方面确实面临很多问题,举办这个肝病与感染性疾病的年会,能有效促进该领域交流与发展。

中国科学院院士、解放军总医院第五医学中心教授王福生表示,开展人畜共患传染病重症诊治的全国病理性研究的确意义非常大,特别是对于那些危害严重的疾病,结合临床实践安全地开展原创性工作,实际上已经取得了显著的进展。

国家卫生健康委医药卫生科技发展研究中心顾金辉主任提到,自十八大以来我国建立了包括生物安全协调机制在内的国家安全相关机制。国家卫生健康委在此机制中扮演着重要角色,且2021年国家颁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生物安全法》,明确了国家生物安全的八大问题,其中首要的是防控重大新发突发传染病和动植物疫情。

本次会议的主角人畜共患传染病重症诊治全国重点实验室于2023年3月获科技部批准,由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同济医院、华中科技大学与吉林大学共同建设,专注于新冠感染、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出血热等人畜共患新发突发传染病的重症诊治。实验室在病原及突变株临床致病规律、重症化因素发现、临床智能诊断、重症救治方案以及创新救治技术等方面开展了深入的科技攻关。

经过一年多的努力,实验室建设已取得成果。宁琴教授发起的亚太地区终末期肝病合并感染诊治专家共识得到了广泛认可。实验室还牵头联合编写了智慧重症监护病房建设规范,成为国内首个重症病房建设指南的制订单位。

在科研方面,实验室累计获得国家重点研发计划立项3项,经费总额达5535万元。在今年的增量排行榜中,实验室作为核心力量的感染学科重建排名全国第二。

(责编:荆雪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