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业资讯

宋宏杰:行走的“口腔百科全书”

四川省成都市第二人民医院口腔科主任宋宏杰和口腔打了半辈子交道,被称为口腔科里的“多面手”,更是同事口中“行走的口腔百科全书”。在全面掌握口腔健康知识的基础上,他深耕于口腔种植和修复的亚专业领域,带领团队每年完成口腔修复、种植超500例。



保住患者的“原生牙”


“全力为患者保住原生牙,不到万不得已,不放弃任何一颗原生牙。”这是宋宏杰始终坚持的原则。李女士此前因为龋齿导致牙髓炎,做过根管治疗后戴上了牙冠。前不久,她的牙冠掉了,残存的牙齿疼痛不己,看了多个医生,都建议她拔掉。李女士慕名来到宋宏杰的门诊。宋宏杰小心翼翼地拆掉了李女士牙齿的纤维桩,纠正原来根管的“偏移”,将里面的填充物和脏东西一点点清理出来,再进行消毒密封。经过一个多小时的治疗,李女士重新戴上牙冠,保住了这颗原生牙。在宋宏杰看来,对待牙齿应该坏了就修,而不是坏了就换。在患者看来,他是名副其实的“保牙医生”。



让“第三副牙齿”能用更久


“要让种植牙无论是外观还是实用性上都接近‘原生牙’,且尽可能地延长‘第三副牙’的使用时间。”这是宋宏杰对做种植牙的理念。种植牙又被称为人的“第三副牙齿”。种植牙使用寿命的长短,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种植牙方案设计的精准程度,这也最考验口腔医生技术水平的一个重要方面。种植牙方案设计之初,宋宏杰便开始“想象建模”,想象患者口腔情况,一步步思考牙齿的排列、牙齿是否需要拔除或种植等,同时还要兼顾美观。在基本的“想象建模”完成后,宋宏杰经过思考和计算,将更加细致的方案落实在电脑里。患者的口腔就是一个三维坐标空间,每一颗种植牙的长、宽、高都需要有精确到毫米的三维位置,一旦有一颗牙齿的位置出现偏差,势必会影响到其它牙齿的种植。“精准种植”只是延长种植牙使用年限的第一步。当患者的种植牙出现问题时,宋宏杰会通过相应的维护手段来进行“维修”,而不是重新再做一次。宋宏杰无私地将自己的种植牙经验传授给科室的其他医生。最初,科室只有他一人会做种植牙;现在,科室已经拥有一个由10名医护人员组成的种植牙团队。



为颌骨缺损患者“补全”牙齿


没有人不希望拥有一口好牙,但对于不幸因手术等原因导致颌骨缺损的患者来说,想要通过口腔种植的方式来“还原”一口好牙,非常困难。颌骨结构缺损和张口受限,是阻挠医生顺利完成口腔种植的“两座大山”。首先,口腔手术需要切除部分肿瘤及周围的颌骨组织,这样会导致剩余的颌骨结构缺损,此时再在缺损的颌骨上安装种植牙,剩余骨量难以支撑种植体的稳定植入。其次,人体的口腔是一个以毫米计算的狭小“密闭空间”,传统的口腔种植非常依赖于医生的经验和手感来判断种植体的位置和深度,患者手术后难以将口腔完全展开,限制了医生的手术视野和操作空间,使得传统的口腔种植难以进行。如今,在宋宏杰带领下,科室引入了全新的“种植导航”技术,成功解决了以上难题,让颌骨缺损患者可以重新拥有一口好牙。“种植导航”就像是在患者的口腔里安装了极为精准的GPS定位器,能够迅速准确地获取精确的颌骨结构和病变信息。“口腔修复与种植是富于挑战性的专业,是科学与艺术的统一,是理论与实践的结合,既考验综合思维,又考验动手能力。”宋宏杰说,未来,他会将更多的精力倾注在口腔修复与种植专业,为更多患者“还原”一口好牙。



文:成都市第二人民医院提供
编辑:杜维 郭晓薇 王政清

审核:万懿 王朝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