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高温”的另一条战线
通讯员 谢磊 本报记者 沈大雷
进入7月以来,江苏省无锡市高温黄色、橙色预警频频拉响,伴随着时不时的强降雨,让人感觉闷热难耐。高温天气之下,无锡市各医疗机构推出诸多便民举措,开辟“战高温”的另一条战线。
畅通“绿色通道”
“这是典型的热射病症状。冰毯、冰帽、冰盐水!”近日,在无锡市人民医院抢救室,急诊医学科医务人员正紧急抢救一名患者。该患者由于长时间在户外工作,突发头晕、全身乏力、行走不稳,同事发现后立即拨打急救电话。这名患者刚入院时,皮肤滚烫、烦躁不安、四肢抖动抽搐,体温高达40摄氏度,心率达168次/分。经过及时抢救,4小时后,该患者病情逐渐稳定。
无锡市人民医院急诊医学科主任张云介绍,入夏以来,该院急诊医学科已经收治10余名重度中暑后热痉挛、热衰竭、热射病患者,有的患者入院时甚至没有任何身份信息,面对这样的情况,医院时刻畅通“绿色通道”,守护患者生命安全。
无锡市第二人民医院同样开通“绿色通道”,为中暑患者单独设置“中暑单元”。中暑患者入院后会被直接送到急诊抢救室,接受及时、高效的抢救。为了应对就诊高峰,改善患者夏季就医体验,该院还在门诊大厅设置直饮水机,方便患者及时补充水分;建立一支由医学生组成的暑期志愿服务队,协助患者进行预约、取号、打印报告等。
推出延时服务
进入三伏天,江南大学附属医院医学影像科从细节入手,持续优化服务流程,缩短患者候诊时间,CT平扫检查平均等候时间从3.1小时缩短至1.9小时。针对想避开高温时段来就诊的市民,该科室将核磁共振检查时间延长至23时,夜间提供与日间同质化的检查服务。
“没想到做完检查不到1小时就拿到检查报告了,不用在这大热天反复往医院跑了。”来医院做冠状动脉CT血管造影检查的老陈表示。
“以往,像这样的患者通常隔天才能拿到检查报告。”该院医学影像科主任胡曙东表示,现在患者做完检查后2小时左右就能拿到相关检查结果,等待时间缩短了三分之一。
近一段时间,无锡市妇幼保健院迎来了一个生育“小高潮”。为有效缓解候诊压力,该院采取提前预约、中午连班等一系列举措,为孕产妇提供高效服务。
无锡市中医医院也“开足马力”,开设夜门诊、午间门诊、“冬病夏治”时令门诊、无假日门诊等,最大限度延长服务时间,满足患者就医需求。该院煎药中心每天持续作业20小时不间断,日煎中药12000余贴,力保各类健康茶饮、特色制剂、中药煎剂等及时送到患者手中。
送上人文关怀
酷暑高温,医护人员用心用爱关怀帮助每一名患者,用人文关怀和敬业精神撑起健康的“清凉伞”。
制作冰凉清爽的手工菠萝、西瓜扇,绘制亭亭玉立的荷花……这些充满了“巧心思”的活动,是无锡市精神卫生中心的治疗师送进病房的精神康复治疗项目。“最近天气炎热,人的心情也容易烦躁。希望我们的创意活动能让患者在温馨的氛围中得到最好的治疗。”无锡市精神卫生中心康复治疗师洪洁说。
7月以来,高温、暴雨多发,无锡市急救中心院前急救人员的“辛苦指数”也随之攀升,在狭窄的楼道小巷、泥泞的乡间田野……总能看到他们奔波的身影。近几天,无锡市急救中心“120”日出车量连续多日突破400车次,急救人员经常饭无定点、汗流浃背。“最近天气湿热,急危重症患者明显增多,我们必须全力以赴。”无锡市急救中心医生钱军说,在急救现场,医务人员用上心肺复苏、急救包扎、紧急用药等现场救治“百般武艺”,用专业、细心和关爱守护每一名患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