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每年新增1200万例脑卒中,空气污染等致发病率上升
10月12日,国际权威医学杂志《柳叶刀传染病》发表的GBD 2021脑卒中负担分析结果显示,在全球范围内,2021年新发脑卒中病例数增至1190万,脑卒中幸存者增至9380万,脑卒中相关的死亡人数增至730万,脑卒中成为全球第三大死因。
其中,84%的脑卒中负担与23个可改变的危险因素有关,包括空气污染、高温、体重超重、高血压、吸烟和缺乏体力活动等。
该研究发现,自1990年以来,高温对脑卒中所致健康损失和过早死亡的影响上升了72%,这一趋势在未来可能会继续加剧。研究也首次揭示了大气颗粒物污染对蛛网膜下腔出血(一种致命性脑出血)的高度影响。研究表明,大气颗粒物污染是蛛网膜下腔出血的首要危险因素,在蛛网膜下腔出血所致的死亡和残疾中,大气颗粒物污染占14%,与吸烟的影响相当。
84%的脑卒中负担与23个可改变的危险因素有关,因此有很大机会能够改变下一代的脑卒中风险轨迹。该文的主要作者,新西兰奥克兰理工大学教授、美国华盛顿大学健康指标与评估研究所(IHME)兼职教授瓦列里 L.费根教授提到,鉴于环境空气污染与环境温度和气候变化紧密关联,需要格外强调采取紧急气候行动和措施来减少空气污染的重要性。
费根表示,随着高血糖和含糖饮料膳食等危险因素暴露的增加,亟需采取以肥胖和代谢综合征为重要干预的措施。找到与社区合作的可持续方法,采取行动预防并控制可改变的脑卒中风险因素,对于解决这一日益严重的危机至关重要。
(责编:荆雪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