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智赋能医院“治安网”构建
本报记者 刘嵌玥
安全是发展的前提,发展是安全的保障。近年来,各地卫生健康系统不断创新安全生产方式方法,以安全生产数智化应用场景为突破口,全力打造安全生产数字化、智能化管理体系,为医院安全管理注入新动能。近日,记者到多地进行实地探访,深入了解智慧赋能下的医院“治安网”如何高效运转。
三大智慧支撑 推动医院安防迭代升级
近年来,浙江省嘉兴市以数字化改革持续推动医疗系统平安建设迭代升级。以“一个平台集成、三大智慧支撑、六项机制保障、坚守安全生产零事故”为内涵的“1-360”智安医院建设新模式在当地医院日渐成型,实现医院开放空间“无感封闭”管理。
智慧安防体系、智慧消防应用、智慧网格管理三大智慧支撑是嘉兴模式的核心和亮点。该市借助视频监控、人脸识别、大数据、云计算等前沿技术,构建“点、线、网、体”立体智慧技防网络,能够通过车辆识别守“大门”、人物安检管“中门”、人脸识别控“小门”、侵入报警保“重点”等手段,有效预防和降低安全风险。
“目前,全市二级及以上医院在门急诊、住院楼等主要出入口安装智能金属探测门72个、X射线安检仪45个和液体安检仪29个,同时设置一键报警按钮4736个,便于医务人员在遇到医疗纠纷时就近快速报警。”嘉兴市卫生健康委办公室负责人介绍。
在消防安全管理方面,嘉兴注重“技防”与“人防”相结合。一方面,依托物联网,构建消防设施设备3D数字地图,整合视频监控,建立“报警—复核—处置”精准消控管理平台;另一方面,加强规范管理,打造素质过硬、反应灵敏、处置快捷的消控队伍,形成设备地图化、处置自动化、管理军事化的消防安全体系。
为实现责任全覆盖、监管无盲区,各医院还以科室(病区)为自治单元,细化安全管理微网格,构建“医院—科室(病区)—点位(班组)”三级网格体系,并制定网格管理制度,明确网格人员职责,落实安全“五定”(定区域、定人员、定责任、定制度、定考核)机制。同时,探索“互联网﹢网格”智慧管理模式,在网格地图上实时推送安全隐患问题,实行风险分级管控和红色预警。
在此基础上,嘉兴积极尝试通过智能采集、跟踪、分析数据,打造院长安全管理“驾驶舱”,搭建融智慧安防、智慧消防、智慧网格为一体的智慧管理集成平台,实现安全管理可视化、智能化、自动化。目前,嘉兴市第一医院、嘉兴市第二医院、嘉兴市妇幼保健院已基本建成并使用集成智慧管理平台。
“我们还建立医警联动、精密赋分、常态督查、闭环整改、能力提升和考核激励六大机制,全力保障智安医院建设取得实效。”上述负责人表示,随着智安医院建设新模式的推进,当地医院安全管理逐步由传统管理转向整体智治,管理效率和水平明显提升。
“清单制﹢信息化” 构建隐患问题整改闭环
医疗卫生机构点多面广线长,人员密集、流动性强,涉及的安全生产工作内容庞杂、领域众多,安全风险点位多、管理难度大,建立安全生产隐患排查治理长效机制势在必行。
为此,辽宁省阜新市卫生健康委研发安全隐患排查治理平台,以清单制、信息化管理为切口,助力行业内安全生产隐患排查治理,构建安全生产责任闭环、隐患问题整改闭环。
阜新市卫生健康系统安全隐患排查治理平台从卫生健康系统实际出发,赋予行业监管单位唯一数字化身份,结合执法部门、卫生健康部门和监管单位开展的隐患排查、监督检查、日常巡查、各类专项整治行动等各项活动,将企业主体责任清单、安全风险管控清单、隐患排查清单、安全检查清单等核心要素纳入信息化系统,构建数字化、动态化安全隐患排查治理台账。
为推进隐患排查治理平台在卫健系统的应用与普及,阜新市卫生健康委组织开展各县区和监管单位的专题培训,对各县区构建辖区内的监管体系进行一对一指导。
阜新市卫生健康委副主任杨德英介绍,该市已将330个2023年存留的隐患问题和2024年排查出的隐患问题全部派发至责任单位进行整改。监管单位接收到派发的隐患问题,须根据整改意见明确责任领导、责任部门和责任人,在规定期限内完成整改,并通过系统平台上传佐证材料。截至目前,已完成302个问题的整改。
与此同时,平台还增加数据统计功能,对隐患问题类别、风险分级、排查途径等数据进行统计分析,定期开展风险分析和研判,对隐患排查清单典型案例进行通报,并组织县区和相关单位“举一反三”开展自查、交叉互检等,提升安全风险源头管控能力和事故隐患精准治理效果,从根本上消除安全隐患,有效防范安全事故发生。
细化流程“颗粒度” 打造危化品管理硬核支撑
医院危险化学品管理关系到社会安全和公共健康,然而,这项工作的开展面临重重困难。
“医院使用的危化品种类多、使用面积广。很多医院在危化品管理上采用静态传统模式,管理过程中极易出现一些漏洞,如人工管控步骤不规范,纸质登记漏记、不记等。此外,医院中接触危化品的人员类别多,各类人员安全素养水平参差不齐,一旦监管人员麻痹大意,则会大大增加医院发生危化品安全事故的风险。”四川大学华西口腔医(学)院相关负责人说。
在此背景下,该院自主研发基于PHP架构的危化品安全信息化管理系统,通过WEB浏览器和移动端App进行管理操作,将物联网和云服务器作为运行平台,运用入库管理、储存管理、领用申请、审批管理、归还管理、废液管理、督查管理、数据统计、应急处置以及操作日志等功能模块,做到了来源可循、去向可追、库存可查、状态可控,实现危化品从购置入库到废弃物处置的全链条闭环动态化管理。
相较于静态管理模式,该危化品安全信息化管理系统细化了各项管理流程的“颗粒度”。以领用申请和审批管理模块、督查管理模块为例,危化品领用者须使用手机微信扫描危化品柜外申领二维码,完成危化品领用申请信息申报。系统将记录领用人的工号(学号)、用途以及危化品名称、数量等信息,并向区域危化品管理员推送审批信息。管理员初审合格后前往危化品柜,使用手机App扫描危化品柜内的管理二维码,两名管理者点击确认完成审批,向领用者发放对应危化品。
在开展危化品监督检查过程中,该系统的督查管理模块则会按照检查计划自动分配检查任务,检查人员按照任务开展检查工作。在督查过程中,检查者使用手机App扫描危化品柜内二维码,填报检查情况,如发现安全隐患,须填报并上传现场照片,签字确认后提交。系统将向区域危化品管理人发送安全整改信息,管理人在收到信息推送后,应按照整改要求填写计划及完成时间。整个危险化学品督查,实现了督查、整改、销账、台账的线上无纸化、痕迹化的闭环管理。
华西口腔医(学)院相关负责人介绍,医院还通过数据统计功能,针对管理中存在的突出问题,进一步开展危化品安全培训和应急处置演练。系统应用后,该院危化品库账物相符率提升至99.7%,领用登记率同比提升32%,隐患按时整改完成率达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