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业资讯

东莞市妇保院:迎生育高峰 服务从“生得出”向“生得好”转变

2024年,广东省东莞市妇幼保健院迎来了一波生育高峰。9月10日,该院单日分娩量达70人,创历史新高。从今年初至9月25日,10000多个宝宝在该院降生。作为东莞市妇幼健康领域的佼佼者,近年来,该院率先迈出从“生得出”向“生得好”的转变步伐,以医疗质量为核心,从提升医疗服务质效、加强人才梯队建设等多维度出发,打造全方位、高品质的母婴健康服务体系,通过构建“产前—产时—产后”无缝衔接的全程管理模式,实现了“一条龙”服务,让每一位孕产妇都感受到家的温暖与专业的保障。


跨科调配床位,为孕产妇分娩开辟“绿色通道”


2024年初,东莞市妇幼保健院妇产综合楼启用,这是东莞市公立医院中第一栋妇产综合楼,标志着医院发展迈入新纪元。这座集先进医疗设备、完善辅助设施于一体的现代化大楼,不仅产科床位充足,独立分娩室更是增至13个,产科床位与独立分娩室数量达到东莞之首。

面对日益增长的分娩需求,东莞市妇幼保健院以“全院一张床,医生跟着患者跑”的管理模式破题,通过智能调度系统,迅速响应患者需求,跨科室调配床位,灵活配置的床位数最高可达300张,不仅实现了床位资源的高效利用,也确保了每位孕产妇都能得到及时、专业的医疗服务。产科专用停车场的设立,更是从细微之处着手,在为孕产妇提供温暖服务的同时,有效提高了医疗服务效率。医院还采取一系列科学合理的措施,涵盖饮食管理、手术方式、麻醉选择等多个方面,构建起全链条的快速康复体系,不仅有效缩短了孕产妇的住院时间,使康复进程平均加速近20%,还促进了医疗资源的优化配置,为孕产妇带来了更加高效、便捷的医疗服务体验。


织牢母婴安全网,为高危孕产妇打造坚实护盾


东莞市妇幼保健院凭借其多重身份——中国妇幼保健协会专科助产士培训基地、广东省护理学会助产专科护士培训基地等,通过竞赛激励、应急演练、完善培训体系等多元化策略,不仅促进了自身产科团队的规范化建设,更为省、市乃至更广泛地区的产科发展贡献了力量。2023年,该院荣获妇幼健康科学技术奖(科技成果奖)三等奖。

目前,该院产科汇聚了一支由百余名医护人员构成的专业团队,分布在多个精心规划的病区与门诊提供服务,包括3个普通病区、2个贵宾病区、1个分娩中心以及特需门诊和产科门诊,能够全方位满足孕产妇的多样化需求。医院采取了更为严谨与细致的服务措施,从门诊建卡之初即对每位孕产妇进行全面评估,实施妊娠“五色”分级管理(动态评估),对高危人群进行风险预警并制定个性化应急预案。同时,加强围分娩期产科团队建设,确保专人管理、专册登记、专人访视,为母婴安全筑起了坚实防线。

此外,医院还积极构建跨学科、跨机构的合作网络,与新生儿科等科室及上级医疗卫生机构紧密协作,创新建立了“产儿联动” “空中救援”等快速转运机制,确保在紧急情况下能够迅速响应、高效处置。新生儿科作为新生儿重症医学专业质量控制中心,其先进设备与专业能力为母婴健康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持。作为东莞市危重症孕产妇与新生儿救治体系的核心成员,东莞市妇幼保健院不仅承担着直接的救治任务,还负责协调指挥全市范围内的救治工作,建立了高效畅通的转运“绿色通道”,危重症孕产妇及新生儿接收转运人数均居东莞市第一。为进一步提升服务质量,东莞市妇幼保健院引入SGS医疗领域服务验证体系,以患者为中心,通过第三方专家评审,不断发现并改进服务管理中的不足,促进了整体服务质量的改善。


改善就医体验,为孕产妇提供“管家式”健康服务


在女性孕产期保健领域,东莞市妇幼保健院深度融合中医诊治精髓,设立中医产科门诊,为孕产妇量身定制中医调理、孕期安胎及产后康复等“一站式”服务,充分发挥中医独特优势,拓宽产科服务边界,赋予孕产妇更多诊疗选择。

为进一步升级服务品质,医院创新推出“玉兰产科管家服务”,旨在为孕产妇打造个性化、全方位、持续性的健康管理体验。从建档到分娩,产科管家如同贴身顾问,不仅可以协调医疗资源,还可以通过企业微信、微信群等便捷渠道,提供在线健康咨询、预约提醒及心理疏导等服务,确保每位孕产妇都能获得即时、专业的医疗支持与心理慰藉,提升了群众就医的满意度与信任度。该院还致力于全生命周期健康管理宣教,结合科室特色在微信公众号上精心制作科普推文;创新推出“莞妇幼健康” “孕妇学校” “家长学校”等科普短视频栏目,目前,各宣传平台用户总数超过200万人,累计阅读量(播放量)近3000万次。


文:黄警
编辑:李宁 王政清
审核:万懿 王朝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