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海县人民医院应用骨髓腔输液技术为患者抢救赢得时间
6月27日,江苏省连云港市东海县人民医院急诊抢救室成功为一名急危重创伤患者置入骨髓腔输液通路,为进一步抢救赢得了宝贵的时间,这是骨髓腔输液技术首次在该县成功开展。
当日,这名患者因车祸导致严重创伤性失血性休克,由救护车送至东海县人民医院抢救室。当时,患者血压仅为61/23毫米汞柱,心率为138次/分,休克指数已近2.3,如果不及时补充血容量,随时面临死亡威胁,急诊科迅速启动创伤救治“绿色通道”。由于患者处于严重休克状态,外周循环差,浅静脉塌陷,外周浅静脉补液很难在短时间内满足生命需要,而建立中心静脉通路至少需要5—10分钟,急诊科负责人王新文迅速对患者进行评估,很快决定左下肢胫骨近端为穿刺点。随后,现场医护团队快速进行了消毒、铺巾、置入骨髓腔针头、撤针芯、镇痛、快速冲洗、接输液通路等一系列操作,不到2分钟,骨髓腔输液通路置管成功,可以开始加压输液、输血,为进一步抢救患者赢得了宝贵时间。
骨髓腔输液是一种能够快速、安全、有效地建立输液通道的方法,骨髓腔内有丰富的血管网,由此建立输液通道后,患者可将输注到骨髓腔内的液体迅速吸收并进入体循环,因此骨髓腔被称为“永不塌陷的静脉”。当患者出现心脏骤停或者休克等情况,周围循环衰竭,浅表静脉塌陷,外周静脉穿刺很难成功,中心静脉通路建立需有经验的医师耗时5—10分钟,而采用电驱穿刺技术进行骨髓腔穿刺,1分钟内即可建立输液通路。2024年初,东海县人民医院急诊科便将开展骨髓腔穿刺技术列入计划,从理论知识到骨髓腔穿刺设施,再到优秀骨干的培训学习、练习,目前医护人员已扎实掌握了这一急救技能。
编辑:李宁 王政清
审核:万懿 王朝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