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头条

郑州市全面拓展家庭病床服务

本报讯(记者 李季 特约记者 张豪)记者近日从河南省郑州市卫生健康委获悉,郑州市将在今年底前把家庭病床服务工作由试点转为全面实施,覆盖所有开发区和县(市、区);力争到2026年,全市家庭病床服务体系、管理模式和政策措施逐步完善,服务能力持续提升,群众获得感、幸福感进一步增强。

郑州市医保局、市财政局、市卫生健康委日前联合印发的《关于高质量推进家庭病床服务工作的通知》明确,要充实家庭病床服务力量,开通家庭病床患者转诊“绿色通道”;重点关注65岁及以上的签约人群,根据服务对象和护理环境评估情况,对符合条件者提供家庭病床服务;继续拓展家庭病床服务内涵,重点挖掘康复项目、中医项目、指导评估服务项目和安宁疗护服务项目,促进家庭病床融合社区护理、康复、中医药、安宁疗护等服务;探索“互联网﹢”家庭病床服务。

郑州市卫生健康委也印发了《郑州市医共体城市医疗集团家庭病床服务能力提升项目建设标准(试行)》,明确全市医共体、城市医疗集团设立家庭病床管理部门,负责本单位家庭病床服务质量控制、评价考核、投诉处理、信息报送、服务满意度调查等工作;设立家庭病床科,落实家庭病床具体工作任务。

根据要求,该市每个县(市、区)从辖区医共体、城市医疗集团内选取2家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作为家庭病床服务能力提升项目建设单位;给予每家建设单位2万元的一次性建设经费。针对开展家庭病床服务的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对每个结算医保病例给予一定的服务补助。2025年1月1日后,家庭病床起付线不纳入本年度普通住院起付线累计计算。确因病情改变需转入普通病房住院治疗的,家庭病床治疗费用及转入普通病房所发生的医疗费用,一并纳入普通住院进行结算,起付线按普通住院补齐。

据了解,2023年5月,河南省选择郑州、开封、洛阳、许昌、周口5个省辖市作为省级试点,其他省辖市各选择1至2个县(市、区)作为市级试点,组织918个试点主体(二级及以下医疗卫生机构244家,基层医疗卫生机构674家)开展家庭病床服务。截至目前,河南省试点地区累计建立床位3358张,组建家庭病床服务团队2565个,通过“病床设在家、医生走上门”,破解行动不便群众“一人生病全家受累、一人住院全家停摆”的现实难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