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业资讯

青岛大学附属医院血管外科成功救治主动脉弓部动脉瘤患者

近日,青岛大学附属医院血管外科郭明金教授带领团队采用创新技术,成功为一名70岁主动脉弓部巨大动脉瘤患者实施手术,有效缓解了其因瘤体压迫神经导致的声音嘶哑和胸闷症状。



据悉,该患者最初在当地医院心外科就诊时,医生建议通过开胸手术更换其大动脉及分支血管,但手术风险较高。随后,患者转至青岛大学附属医院接受治疗。郭明金教授团队在检查中发现,患者胸主动脉弓部存在一个直径达6厘米的动脉瘤,处理起来极为棘手,因为必须要确保手术不会影响患者上肢和头颈部的血液供应。如何在安全移除动脉瘤的同时,保证分支血管的功能不受损害,一直是血管外科领域面临的一大挑战。郭明金考虑运用3D空间构图技术精确模拟动脉瘤的结构,并通过详尽的数据测量,反复比对不同的手术方案。最终,郭明金决定采用一种创新的组合技术——“单分支支架技术+烟囱技术+体外预开窗技术”,为患者清除动脉瘤。尽管这三项技术单独实施已颇具挑战性,但根据患者的具体病情,这是能最大程度减少创伤的选择。术前,郭明金面临一系列操作难题,他带领团队都一一解决,有效规避了造成心脏穿孔、心包填塞的风险。术中,郭明金凭借丰富的经验巧妙找准角度,精准对接分支血管,最终历时2个小时成功完成手术,实现了“零开刀”全腔内重建主动脉弓全部三个分支,且弓上所有血管均得以保留。术后8小时,患者意识清醒、状态良好,饮食、行走恢复正常。青岛大学附属医院血管外科自建立以来,相关技术始终走在学界前列。科室原创的微创手术方式,如肺栓塞微创手术、下肢深静脉血栓一站式治疗等技术处于国际领先水平,胸腹主动脉开窗支架手术技术国内领先,腹主动脉瘤破裂救治技术居国内前列。
文图:青岛大学附属医院提供
编辑:徐梓峰 王政清
审核:万懿 王朝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