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药科技

脓毒性休克患者预后可准确预测

本报讯(通讯员 干玎竹 陈妤婕 特约记者 段文利)近日,北京协和医院杜斌教授与周翔教授带领团队运用数据分析与机器学习技术,创新设计出一种血管张力反应性指数。运用该指数不仅能实时、无创、快速监测脓毒性休克患者对血管活性药物的反应,还能够精准预测患者预后,标志着我国重症医学领域在血管张力评估技术上取得新的突破。

据介绍,该指数具有无创性与操作的简便性,将有助于提升临床治疗的安全性与患者体验,临床应用价值显著。相关研究论文近日发表在国际医学期刊《柳叶刀·电子生物医学》。该研究得到中央高水平医院临床科研专项的支持。

脓毒症是重症患者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由感染引发的全身炎症反应可导致外周血管阻力明显下降,诱发低血压并严重减少组织灌注。血管活性药物被广泛应用于脓毒性休克患者的治疗。但现有的指标,如平均动脉压、血管活性-肌力(VIS)评分、序贯器官衰竭(SOFA)评分、急性生理学(APS)评分等,均不能敏感反馈休克患者经血管活性药物治疗后的效果,也就难以动态指导临床诊疗。

该研究是一项多中心、回顾性队列研究,纳入了2139例北京协和医院重症医学科、9455例重症医学数据库(MIMIC)、4202例eICU协作研究数据库(eICU-CRD)的成年脓毒症患者数据,所有患者均接受过至少一种血管活性药物的治疗。该研究团队设计出一种剂量效应指数——血压反应指数(BPRI),该指数通过患者的平均动脉压除以对应时刻的VIS评分计算得出,以期展示脓毒症患者对血管活性药物的反应性,为医生提供更精准的治疗依据。

该研究团队通过观察发现,BPRI与院内死亡风险之间的关联呈L形:当BPRI值小于7.1时,随着BPRI值的降低,院内死亡风险迅速增加;当BPRI值大于7.1时,随着BPRI值的增加,院内死亡风险缓慢下降。

该研究团队用3个大型数据库证明,BPRI可以精准预测脓毒症患者的院内死亡率,具有较强的准确性和稳定性。作为单一标志物,BPRI对院内死亡率的预测能力与计算过程复杂的SOFA评分和APS评分几乎相同。在预测血管状况较差的老年人群( 70岁)的预后方面,BPRI对院内死亡率的预测能力更为优越。此外,BPRI计算简便,可实现床旁快速评分,便于临床推广。

该研究团队还开发了一种机器学习模型,用于识别影响患者BPRI的因素。该研究团队发现,“是否使用呼吸支持”和“12小时液体平衡量(平衡量=入量-出量)”这两项临床干预与BPRI的变化相关。需要呼吸支持的患者通常病情较重,BPRI值也较低,临床预后差,12小时液体平衡量较大的患者亦如此。研究提示,对患者进行适当液体负平衡可能对提高BPRI有益,这为后续探究改善患者血管活性药物反应性提供了方向,有助于改善预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