崇尚针药并用 追求中医本色
专家简介:
冯学功,北京市中西医结合医院脑病科主任,北京中医药学会仲景学说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世界中医药学会联合会经方专业委员会副会长,中国中医药研究促进会经方分会副会长、针刀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
擅长:运用经方、针刀、针灸、康复等方法治疗中风偏瘫、头痛、眩晕、吞咽障碍、失眠、鼾症(打呼噜)、颈肩腰腿痛等;
出诊时间:周一、周四上午
(健康时报记者 林敬) 中医脑病科看什么病?又有哪些特色疗法呢?周四上午,记者特意来到北京市中西医结合医院脑病科冯主任专家门诊探个究竟!
失眠选方要辨证
酸枣仁汤勿滥用
门诊现场:70岁左右的余大爷,落座便开始抱怨说早晚得被老伴给气死,每天就给吃三铁,铁包子,铁饺子、铁烙饼,面皮硬得能硌掉牙。抑制不住的生气就造成了失眠,最近又感到右胁部有股气堵着,胀得难受。
冯学功:有不少顽固失眠的患者都有一个对手不是跟老伴就是跟孩子,或者是一些烦心的事。所以,对于失眠的治疗,心理疏导很重要,这也是中医情志治疗的一部分。我一般用经方治疗失眠,经方是东汉末年医圣张仲景传下来的方子,有二百多首,究竟用哪个需要通过六经辨证方证对应来确定。
譬如柴胡加龙骨牡蛎汤是治疗失眠的常用方,对有抑郁、焦虑、胸闷、心烦,舌苔黄腻的患者比较适合。黄连阿胶汤适合阴血不足有内热的患者,如心烦比较突出,口干,舌头红苔少并且比较干燥的患者比较对症。
大柴胡汤也用于失眠的治疗,适合气机郁结、内有郁热、胃肠有积滞的患者,常见的症状是口苦,口干,腹胀,大便不通,通过疏利气机,清热导滞,把导致心神不宁的病因去除了,失眠就能得到相应的改善。
对于长期慢性、复杂、疑难的顽固性失眠,乌梅丸用的机会较多,因为这样的患者经常处于寒热虚实错杂的状态,而这个方子里既有凉药又有热药,既有补药又有泻药,恰好与顽固性失眠患者的病机相符。治疗顽固性失眠还可以运用合方的方法,因为病机涉及多个方面,单纯用一个经方治疗不够,这时便需要打组合拳,多个经方搭配使用。
此外,需要注意的是,酸枣仁汤是治疗失眠的名方,能养血安神,是个补益为主的方子,适合有些心烦但不重,血虚、气色不好、心慌、口干等症状的失眠患者,如果肝郁引起的失眠喝它就不对症了。
中风病需要中西医结合治疗
中医西医谁是前锋大有讲究
门诊现场:一位偏瘫11年的老大爷,走路右腿拖拉,抬腿困难、下蹲蹲不下,后仰腰痛得厉害。他开玩笑说:地上有100元钱,我都捡不了。想做下针刀改善症状。
冯学功:中风病发病后7~10天内,病还属于急性期,对少部分病人来说,西医治疗是第一位的,因为有些适合做溶栓或血管介入治疗的,中大量脑出血需要做手术的,脑水肿明显需要脱水治疗的,这时候西医是前锋,西医治疗为主效果良好甚至可以挽救生命。
发病7~10天后,病情趋于稳定,对于大部分病人来说,这时的中西医结合治疗,中医就应该成为前锋,因为中医很多治疗手段如针刀、针灸、经方等,对偏瘫的恢复有显著的促进作用,经常有立竿见影的效果。中风病康复治疗中的三个拦路虎疼痛、情感障碍、痉挛状态的治疗,都是中医的强项。疼痛可以用针灸治疗,抑郁焦虑有很多经方可用,痉挛可以用针刀进行松解等。
中风病虽说是急性脑血管病,但很多病人在发病前大脑已经处于慢性缺血状态,受某些因素的影响急性发作,类似于慢性病的一个急性发作。中风发病后大脑中枢司令部受损,会引起很多问题,如肢体活动不灵、言语问题、吞咽困难、情感障碍、认知障碍、二便障碍等,可以说是一个综合征。另外,我们不能只关注大脑,而忽略了外周,中风发病后能引起很多外周的问题,如粘连、挛缩、阻塞等,影响了患者的康复,如能进行及时有效地处理,会大大加快病人的恢复。中医综合治疗是这方面的强项。
按照目前的中风病分期,中风病发病半年后就属于后遗症,进入这一期意味着很多病人功能恢复就很难了,不容易再有大的好转。但自从用针刀治疗中风病后,这个局面就改变了,因为我们用针刀治疗的中风后遗症病人,有发病后20年的,仍然有明显的效果。其道理就是随着时间的延长,病人的肌力常常有所恢复,但因为痉挛的限制,这个力量发挥不出来,针刀能够减轻或缓解痉挛,把肌力释放出来,所以有效。看来有了针刀治疗后,中风病后遗症期的划分得改一改了。
有的患者一听小针刀就紧张担心,其实大可不必。小针刀与针灸针类似,只不过比针灸针略粗一点点,尖端有点刃儿。治疗的时候把痉挛肌肉的附着点稍微分离一下,对瘫软不兴奋的肌肉刺激一下,唤醒它,如此一来,瘫痪肢体就明显有力且协调了。
进针快针感强不留针
平衡针治疗当场见效
门诊现场:60岁的王阿姨,血压高,晚上常感到心慌,胸痛,手发麻,脖子痛,冯主任用7.5厘米长的针在她两手小拇指与无明指交界处,快速扎、捻后即出针,她再后仰,感觉脖子不痛了,转动灵活多了。
冯学功:中医针灸的方法也有很多种,我们选择的都是高效快捷的针法,如刚才扎的这种叫平衡针。它的特点是选穴少、进针快、针感强、出针快、不留针、见效快,对于各种痛证尤其是急性疼痛的即刻缓解效果突出。义诊时候我也爱带上针,有合适的病人就扎几针,当场能解决一些问题。
有时针灸需要上病治下,下病治上。比如蹲不下,要扎胳膊肘两侧的膝痛穴;腰痛要扎印堂处的腰痛穴;肩周炎的患者要扎腿上的肩痛穴;失眠了,扎扎手腕上的失眠穴、小腿上的调神穴;腿麻木疼痛扎臀部的稚边穴。进针后如能准确到位,经常出现窜麻的感觉,患者便会松快好多。当然,太复杂的、顽固性的病症,得考虑用针刀等治疗。
对胸闷、胸痛、心慌的病人,经常针刺双前臂的胸痛穴。这里多说一点,现代医学认为,冠心病的患者需要终身吃药治疗,有的需要放支架等。中医治疗对这类病能行吗?答案是肯定的。举个例子:有一位冠心病患者每两年放一次支架,不放不行,因为二年的头上,胸闷胸痛又很明显,检查血管狭窄显著。到找我看病时已经放了12个,后来出于信任找我开中药治疗。现在三年半过去了,病人再也没放支架,状况良好。需要提醒的一点,有的病人看起来是心脏病,但其实与脊柱有关,针刀加整脊治疗,心脏的不适就没了,所以看病仅盯着局部是不行的,要有个整体观念,要弄清楚疾病的上下游或者标与本的关系,这一点很重要。
气郁患者舌头常有泡沫线
针药合用治疗头痛疗效佳
门诊现场:一位30来岁的小伙子,说自己有着急的事时就头痛,查过眼压、眼底,头颅CT也做过,都没明显异常。冯主任让他伸下舌头,在舌头两侧有两条白色的泡沫线,清晰可见。
冯学功:泡沫线也叫肝郁线,有些失眠或头痛患者会有这种表现。如果问他最近心情怎么样呀,一般患者都会有一个打不开的心结。
从西医的角度来讲,分泌唾液的腺体主要有下颌下腺、腮腺、舌下腺,平时下颌下腺分泌的唾液比较多,比较清稀,而腮腺分泌的唾液比较粘稠。当紧张生气时,交感神经兴奋,这时腮腺分泌的唾液就占优势,唾液就会变粘稠,就容易在舌面上堆积起来形成泡沫线。伴随着泡沫线的出现,病人经常有口干口苦、脖子发僵、失眠、心慌、胃胀、食欲差等,泡沫线反映了大问题。对这样头痛的病人,用行气解郁的经方四逆散合上我们治疗头痛头晕的经验方,也就是四逆晕痛汤治疗,效果良好。
需要说明的一点是,很多看起来是偏头痛的病人,其实与颈椎病密切相关。说起颈椎病,一般大家多关注骨头的问题,其实肌肉的问题比骨头的改变更重要。因为很多颈椎病的表现,是肌肉痉挛压迫神经、血管,以及对骨骼牵拉异常引起的。对这类病人的头痛头晕,用四逆头晕汤或柴胡晕痛汤治疗,有效率可以达到80%。
同样的症状表现在不同患者身上,原因可能是不一样的,这就需要医生抽丝剥茧似的把病因挖出来,这就是辨证。有一位50多岁的患者,头晕,头痛,输了两周液没什么效果,到我们这里住院时,说总感觉自己脑袋里雾气腾腾的,我说这不是脑袋里进水了吗,这是痰湿引起的病,活血治疗效果不会好,给她用了化痰湿的药,吃了几天症状就明显减轻了。
回过头来,还得说说头痛的事。对于顽固性头痛的治疗,可能中药、针灸、针刀、按摩、理疗等都有些效果,但如果给以这些疗法排个序,针刀应该是第一位的。因为很多头痛之所以缠绵不愈,是因为头颈部肌肉痉挛卡压神经了,针刀前端有刃,能解除卡压,可以从根本上解决问题。我们就用针刀为主的方法,治好了多例头痛多年甚至几十年的病人。
门诊见闻:
我第一次来看冯主任门诊时,上到三楼腿疼得不行,冯主任用针在我的手上扎了两下,就轻快多了。早七点半,诊室外,因患多种病跟冯主任吃中药三年多的吴阿姨告诉记者,冯主任这里是全科,他会好多技术,除了脑病,其它也能治。
以前我在别处看病,那处方大的五六十味药,一页纸写不下,但是冯主任开的方子一般十几味,少的时候就几味,便宜效果还好。
正说着,冯主任来了,患者们都围过来,一位阿姨略带抱歉地说,我儿子昨天去扎针刀没吓着您吧,我到家后狠狠地批评了他。冯主任边开诊室门,边笑言,没事,他挺逗的,说以前恐怖片看多了,一听针刀就紧张,扎这一回他就知道了,小针刀没那么可怕,是绿色疗法呀。
这些都是中风、头晕、失眠、高血压等慢性病的老患者,每一位进来都亲切地与冯主任打招呼,就像是老朋友再次会面。冯主任在拉家常式的问诊中,常常拿起针给患者扎一扎,有时候还会让患者躺到诊床上,揉一揉,压一压,一边找进针点一边开玩笑:这疼吗,是这条腿吗,咱别扎错了啊,扎错了算你的。
老年患者常常是多种疾病混杂,吃药调理效果可以但有时见效慢,顺手给他们扎几针,不耽误多少时间,症状常常能见轻,冯主任幽默地告诉记者,不扎不相识,这个法有些像买一送一呀。
隋唐医药学家孙思邈曾说若针而不灸,灸而不针,非良医也;针灸不药,药不针灸,尤非良医也。知针知药,固是良医。也就是说,既精于针灸,也精于方药才算良医,这也是中医本来的样子,冯学功主任便这样一位针药并用且深受患者喜欢的中医专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