宫内婴儿艾滋病病毒暴露研究有新发现
本报讯(特约记者 孙国根)上海市公共卫生临床中心卢洪洲教授和刘亚斌教授团队的一项研究,确定了一个由4个基因组成的宫内已暴露于艾滋病病毒的未感染特征,该特征与B细胞水平高度相关,可作为预测宫内暴露于艾滋病病毒的未感染婴儿免疫异常的生物标志物。近日,该成果论文发表在国际学术期刊《免疫学前沿》上。
尽管抗逆转录病毒疗法在预防艾滋病病毒母婴传播方面已取得显著成效,但由于对常见儿童病原体的易感性增加,宫内已暴露于艾滋病病毒的未感染婴儿的发病率和病死率,仍明显高于未暴露于艾滋病病毒的未感染婴儿。
为此,该研究团队利用流式细胞等技术,对9对宫内已暴露于艾滋病病毒的未感染婴儿及其母亲的脐带血、24对未暴露于艾滋病病毒的未感染婴儿及其母亲的脐带血进行免疫学和转录组学分析,系统探索出生时已暴露于艾滋病病毒的未感染婴儿免疫系统状态的变化。
研究发现,9对宫内已暴露于艾滋病病毒的未感染婴儿及其母亲的脐带血中的B细胞(可产生抗体,具有免疫功能)水平,显著低于未暴露于艾滋病病毒的婴儿及其母亲的脐带血样本,这可能会导致被动免疫转移、影响免疫系统发育、增加感染风险。尽管暴露于艾滋病病毒的未感染婴儿表现出更强的先天免疫通路优势,但总体免疫功能已受到显著削弱,其B细胞表面信号的2个编码基因——CD79A和CD79B的表达水平降低,这提示B细胞发育和功能有损伤。
该研究团队观察到,宫内暴露于艾滋病病毒的未感染婴儿对初次接种疫苗表现出充分的体液免疫反应,这种有效性可归因于抗原加工和递呈途径的激活,对于促进体液反应的发展至关重要。因此,虽然宫内已暴露于艾滋病病毒的未感染婴儿表现出B细胞功能和发育的缺陷,但由于母体抗菌免疫的转移,其具有足够的疫苗应答。
该研究团队经研究推测,宫内艾滋病病毒暴露和/或抗病毒药物暴露引起的B淋巴细胞功能改变,可能导致免疫失调的发展和对传染病的易感。这些发现表明,后续应在监测宫内暴露于艾滋病病毒的未感染婴儿免疫动力学和感染状态方面加强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