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头条

北京:三年行动提升医卫监管效能

本报讯(记者 郭蕾 特约记者 姚秀军)近日发布的《北京市卫生健康委员会加强非现场监管提升监管效能三年行动工作方案(2024—2026年)》提出,加快建立全方位、多层次、立体化的医疗卫生综合监管体系,提升监管精准化、智慧化水平,到2027年底,力争实现非现场检查量占比超过80%。
非现场监管是指通过信息技术手段,对被监管对象的行为、业务、活动等进行远程监控和数据采集、分析和处理,实现对被监管对象的监管和管理。《工作方案》指出,非现场监管有8种方式:一是运用视频人工智能识别技术提升监管效率;二是运用设备感知技术实现精准预警;三是运用物联感知技术实现交互监测;四是运用数据比对分析发现异常行为;五是运用大数据筛查排查违法行为;六是通过远程检查减少对企业现场打扰;七是通过网络巡查提升平台监管效率;八是通过企业自主提交材料提升信用监管效能。
《工作方案》要求,除国家部署要求、专项检查、投诉举报核实、对高风险监管对象开展日常检查或联合检查形成震慑、执法办案实施行政处罚可现场实施外,原则上日常检查均应通过非现场监管方式开展。到2024年底,全面推动探索非现场监管,通过分行业领域建立数据监测分析应用模型算法等,实现非现场监管在日常监管中全覆盖。到2025年底,非现场监管数据资源治理工作基本完成,实现数据高效汇聚共享,非现场监管技术手段全面投入应用,监测分析模型算法优化迭代,大幅提升监管有效性。到2026年底,实现非现场检查量占比超过60%,非现场监管问题发现能力和数据资源共享水平大幅提高。到2027年底,力争实现非现场检查量占比超过80%。
根据《工作方案》,北京市卫生健康委成立非现场监管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设在执法处,负责统筹全市卫生健康行业非现场监管工作。政法处负责组织梳理权力清单并进行动态调整。各行业处室负责落实本行业领域非现场监管工作,确定适合实施非现场监管的检查内容,指导、协调、督促各区相应行业领域推行非现场监管工作。信息处协调推进相关信息系统互联互通与数据共享应用工作。此外,《工作方案》还明确了该项工作各阶段的主责部门及具体工作任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