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业资讯

龙岗区妇保院成功救治先天性肠道狭窄超早产儿

近日,汕头大学医学院附属深圳妇儿医院(深圳市龙岗区妇幼保健院)通过多学科协作,成功救治了一名出生时体重仅700克的超早产儿。患儿出生后第9天被诊断患有“先天性小肠狭窄、先天性小结肠”,在医护团队92天的不懈努力与精心呵护下,患儿最终康复出院。

3个多月前,龙岗区妇幼保健院新生儿科收治了一名胎龄“28+1”周、出生体重仅700克的患儿。住院期间,患儿出现腹胀并呈进行性加重。科室邀请该院小儿外科主任、学科带头人刘斌会诊,高度怀疑患儿先天性肠道狭窄。



新生儿肠狭窄是严重的消化道畸形之一,多发于末端小肠和结肠,典型症状包括腹胀、无排便、呕吐等。由于肠道不通无法排便,若不及时治疗会并发肠穿孔、腹膜炎等疾病,严重威胁患儿生命。考虑到新生儿进食、消化的难题急需解决,在完善相关术前准备后,该院多学科团队针对患儿情况进行讨论,充分评估了围手术期的各种风险,为患儿制定了最佳手术治疗方案。

随后,新生儿科、小儿外科、手术麻醉科默契配合,为患儿实施了剖腹探查术+结肠部分切除术+回肠部分切除术+回肠造瘘术+肠减压术+阑尾切除术,手术过程顺利。由于胎龄小、体重低,加之患儿各器官系统尚未发育成熟,患儿术后面临重重难关。在医护人员的精心照料下,患儿逐一闯过了呼吸、循环、感染和喂养等难关。患儿家属也在新生儿护理门诊医护人员的指导下,学会了家庭护理技能,如瘘口护理和造瘘袋更换等。出院之际,患儿的纠正胎龄已达"41+2"周,体重增至2.52公斤,健康地回到了母亲的怀抱。新生儿科在患儿出院后,继续提供定期随访和全程监护服务,直至患儿体重达到适宜接受二次手术治疗的标准。

近年来,龙岗区妇幼保健院产科、新生儿科(NICU)、小儿外科、手术麻醉科、超声影像科等多学科综合实力不断提高,积累了大量的急诊救治经验,确保常规新生儿外科手术都可在院内完成,为深圳东部及周边地区新生儿的生命健康提供了优质的医疗保障。
文图:黎娜 唐丽
编辑:徐梓峰 王政清
审核:万懿 王朝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