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方新闻

山一大一附院田辉:扩大医联体建设“朋友圈”

(山东第一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田辉)未来5年是加快建设分级诊疗体系的关键期,而推进医联体建设正是公立医院抓住这一关键的必由之路。作为一家省级大型综合性三级甲等医院,山东第一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在建设紧密型医联体的道路上不断扩大朋友圈。目前,山一大一附院医联体合作单位已达130家,覆盖山东省16地市,在落实国家分级诊疗政策,缓解基层群众看病难等方面起到积极作用,形成了具有鲜明特色的医联体品牌。


山东第一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院长田辉

在十五年的探索与实践中,山一大一附院围绕下沉贯通提升三个关键词,以管理、技术、人才、文化、信息等为切入点,采取院级层面全面合作、科室层面专科联盟、组团式对口帮扶、远程医疗协作网等四种方式开展医联体工作,将医联体建设成为目标明确、分工协作的发展共同体。

山一大一附院与基层医院签署全面合作协议书,基层医院挂牌合作医院,在技术、人才、管理等方面给予合作单位全方位的帮扶与指导。针对医联体单位技术力量薄弱,山一大一附院实施两固定一轮换科室共建模式(医院临床科室固定几家合作医院、固定时间、副高以上人员轮换到医联体单位开展临床带教、业务指导、教学查房等技术服务活动),真正让专家沉下去。目前,山一大一附院共有35个临床医技科室与50余家合作单位开展两固定一轮换模式,平均每年派驻专家4000余人次。

针对医联体单位人才力量薄弱,提出两免一补人才进修政策(针对医联体单位来山一大一附院进修的临床医师,免进修费、免住宿费、补助生活费),帮助合作单位人才造血,同时,对临床科主任、管理中层实施短期轮训和参观政策。近5年,山一大一附院累计接受医联体各类进修人员累计4000余人次,减免医师进修费270余万元,发放生活补贴260万元。

针对医联体单位管理理念落后,采取沉下去与请上来的方式,实施院领导、管理中层提升计划。

为了提高优质医疗资源可及性和医疗服务整体效率,医院通过开展远程会诊、远程培训等形式,与各级医疗机构协同开展医疗服务:病理科作为山东省远程病理质控中心,依托这一平台优势,成立远程病理诊断中心,与20多家成员医院实现病理远程会诊,每年为医联体成员单位进行疑难病例会诊2000余例;与多家基层医院影像系统连接,通过共享影像资源,为其出具影像诊断报告,实现了基层检查、上级诊断;与70余家基层医院进行远程心电诊断服务,每年完成各类高危心血管疾病患者的远程监测9000余例;面向基层医院每两周一次举办千医大讲堂活动,通过线上案例分享,提高基层医院诊断能力。通过构建远程网络系统,真正实现了让数据多跑路,让患者少跑腿,提高了患者满意度,提升了疑难危重病人救治能力,推进了分级诊疗制度的落实。

通过医联体建设,山一大一附院社会影响力也不断提升,医院学科、专家辐射力明显增强,疑难危重病人数量不断增加,出院病人数由2012年的3.67万人,增长到2023年的14.85万人,三四级手术占比由2012年的31.23%增长到2023年的83.94%。


(责编:荆雪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