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桐城模式”让群众“近”享名医名科医疗服务
近日,患者杨先生手拿一面写有“医德高尚医术精湛、服务热情护理精心”字样的锦旗,向安徽省桐城市人民医院血管外科的张医生和陈医生表达了自己最真挚的感谢。此前,桐城市人民医院成功为杨先生实施了下肢股动脉血管搭桥手术,这是该院在血管外科领域的首次尝试,填补了医院又一项技术空白。“这一突破,得益于我院成立的安徽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血管外科诊治分中心,省级专家的‘传帮带’,让我们具备了独立开展手术的能力。”桐城市人民医院血管外科张医生介绍道。
2023年12月,桐城市政府与安徽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签订合作协议,由政府出资金、搭平台、给政策,推动两院多个科室合作共建。2024年以来,双方在能力提升、学科建设等方面开展了深层次合作。
省级专家“授之以渔” 把诊疗水平“带起来”
坚持省级专家诊前诊后“两手抓”,是桐城市人民医院用心服务群众、推动医院提高诊疗水平的重要举措。专家坐诊前,医院会提前调取预约患者的相关病例及前期查验结果供专家分析研判,摸清患者病情,提高了诊断的及时性、准确性;坐诊后,医院会邀请专家开展教学查房、病例书写培训等活动,并通过学术论坛、科室例会及疑难病例会诊等形式,真正把合作科室的专业水平“带起来”。
为有效满足群众对优质医疗资源的需求,桐城市筛选县域内就诊率排名靠前的十余个病种,支持桐城市人民医院与安徽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在血管外科、消化内科等18个重点科室开展对口合作,由省级专家每周五定期下沉,为当地群众把脉问诊。
当地医护“拜师学艺” 促服务能力“提上来”
“专家们丰富的临床经验,对我们年轻医生来说就像宝库一样,十分珍贵。”在桐城市人民医院肿瘤内科的学术交流会上,一位青年医生发言时表示。
为充分利用专家资源,桐城市人民医院以合作科室为单元,建立“师带徒”制度,组织年轻医护人员“一对一”拜师学习,并定期组织学术交流和手术模拟活动,真正把专家们的经验技术学习好、运用好。同时,该院还组织30余名年轻医护人员到安徽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合作科室跟班学习,培养了一批专业素养高、服务能力强的学科带头人。目前,该院18个合作科室中,已有10个科室在诊疗技术上取得了新的突破。
共同建设“名医名科” 让群众就医费用“降下来”
据初步统计,今年1—10月,桐城市人民医院的住院人次同比增长约6.8%,与安徽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合作以来,2000余名有外出就医意向的患者选择留在桐城市人民医院就诊,累计节省就医费用170余万元。
编辑:周宇洁 李宁 王政清
审核:万懿 王朝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