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前沿
-
AI将帕金森病药物设计提速十倍
科技日报北京4月21日电 (记者张佳欣)英国剑桥大学研究人员使用人工智能(AI)技术大幅加快了帕金森病治疗方法的开发。他们设计并使用了一种基于AI的策略,来... -
我学者提出贫血治疗新策略
科技日报讯 (记者代小佩)近日,中国医学科学院血液病医院(中国医学科学院血液学研究所)团队在血液学领域著名期刊《血液》在线发表文章,首次揭示转运核糖核酸(t... -
95个创伤后应激障碍相关基因发现
据最新一期《自然·遗传学》杂志报道,迄今为止最大规模的创伤后应激障碍(PTSD)遗传学研究确定了95个与患PTSD风险相关的基因座(即基因组中的位置),其中包括... -
单克隆抗体能减缓快速发展型帕金森病
《自然·医学》16日发表一项对大规模II期临床试验数据的探索性分析显示,单克隆抗体prasinezumab能减少快速发展型帕金森病患者的运动退化迹象。帕金森病目... -
化疗相关性贫血应及时治疗
“一项针对实体肿瘤患者的研究显示,89.5%的患者受化疗相关性贫血困扰。这个数据在白血病患者中的比例更高,达到90%以上。”在4月17日世界肿瘤日即将到来之际,... -
形成长期记忆可能需要“烧脑”
美国爱因斯坦医学院研究人员在英国《自然》杂志刊发的新研究显示,小鼠实验表明在长期记忆形成过程中,部分脑细胞中的DNA会因外界刺激而损伤,并触发脑部炎症反应来修复... -
微型植入式脑刺激器仅豌豆大小
美国莱斯大学工程师开发出人类患者可用的最小植入式脑刺激器。凭借开创性的磁电功率传输技术,这一仅豌豆大小的设备可无线供电,通过硬脑膜(附着在颅骨底部的保护膜)刺激... -
柔性可穿戴长波红外光热电探测器问世
据新华社电(记者王莹)近日,中国科学院大连化物所催化基础国家重点实验室热电材料与器件研究组姜鹏研究员、陆晓伟副研究员、包信和院士团队开发了柔性可穿戴长波红外... -
RNA编辑疗法加速发展
据英国《自然》杂志网站近日报道,目前至少有3种RNA编辑疗法正在获批或已进入临床试验。支持者认为,该技术可能比CRISPR等基因组编辑技术更安全更灵活。 既脆... -
新显微镜让细胞内多种分子同时“现形”
一个细胞内生活着数百万相互作用的分子,观察细胞器、蛋白质和其他亚细胞成分需要超分辨率显微镜,但科学家目前一次只能看到少数不同分子。美国耶鲁大学科学家开发出一种新... -
AI系统可预测乳腺癌新辅助治疗疗效
科技日报广州4月10日电 (记者叶青 通讯员张蓝溪)记者10日从广东省人民医院获悉,该院乳腺肿瘤科王坤教授牵头研发出一个无创人工智能系统,可早期预测乳腺癌新... -
AI将视网膜成像速度提高百倍
科技日报北京4月10日电 (记者张佳欣)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研究人员将人工智能(AI)应用于一项能生成眼睛细胞高分辨率图像的技术中。新技术使视网膜成像速度提高... -
植入式电子医疗器件材料或可生物降解
科技日报讯 (记者魏依晨)4月9日记者获悉,南昌大学国际有序物质科学研究院教授汤渊源与东南大学等机构科研人员合作,制备了具有大压电响应的可生物降解铁电分子晶... -
微肿瘤模型:让癌症治疗不再“开盲盒”
目前,公认有效的肿瘤疗法综合有效率往往在30%左右,少有超过40%。确诊为癌症后,应该如何对患者进行治疗?对于医生而言,虽然有各种临床实践指南指导治疗方案的... -
绿色新法用杨树制造扑热息痛
科技日报北京4月9日电 (记者张佳欣)据最新发表在《化学化工》杂志上的论文,美国科学家开发出一种成本效益高、环境可持续的制药方法,可用植物代替石油制造止痛药... -
血检诊断早期胰腺癌准确率超97%
科技日报北京4月9日电 (记者刘霞)胰腺癌是最知名的恶性肿瘤之一,一旦发现,基本上已到晚期。因此,胰腺癌的早期诊断非常重要。据物理学家组织网8日报道,美国希... -
肌肉驱动机器人有了柔软灵活的“骨骼”
科技日报北京4月9日电 (记者张梦然)美国麻省理工学院工程师开发了一种类似弹簧的设备,可用作几乎所有肌肉型机器人的基本骨架模块。这种“弯曲弹簧”旨在充分利用... -
人类神经元研究新模型面世
科技日报北京4月8日电 (记者刘霞)美国威尔·康奈尔医学院科学家开发出一种创新性人类神经元模型,详细模拟了tau蛋白聚集体在大脑内的传播,这一过程会导致阿尔... -
提升医保智能化服务水平
为提高医疗保障公共服务就近供给水平,江苏医保将“公共服务电子地图”列入“医保为民办实事”项目,为参保人员提供精准快捷的查询服务。参保人员通过“江苏医保云”A... -
电子袜可检测不健康步行方式
科技日报北京4月7日电 (记者张佳欣)一种电子袜子可以检测到与糖尿病和血液循环不良有关的不健康走路方式,有望预防足溃烂和截肢。这项研究在欧洲心脏病学会(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