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前沿
-
到2050年耐药细菌或致3900万人丧生
一项全球性的抗生素耐药性分析结果显示,从现在至2050年,预计将有超3900万人死于抗生素耐药性感染。报告还估计,在2025年至2050年期间,提高抗生素的可获... -
高速3D生物打印机面世
科技日报讯 (记者刘霞)澳大利亚墨尔本大学科学家研制出一款新型高速3D打印机。这款先进的生物打印机利用“动态界面打印”技术,巧妙借助声波,能在几秒内快速精准... -
合成基因像搭积木般构建细胞结构
科技日报北京11月7日电 (记者张梦然)美国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与意大利罗马第二大学的研究团队共同研发了一种新型合成基因。这些合成基因的功能与活细胞中基因类似,能... -
分子工程新技术造出复杂类器官
科技日报北京9月10日电 (记者张梦然)德国“3D物质定制”卓越集群、马克斯普朗克医学研究所、海德堡大学有机体研究中心和分子生物学中心合作,开发出一种新的分子工... -
癌症耐药性遗传图谱绘成
科技日报北京10月30日电 (记者张梦然)在一项大规模研究中,来自英国惠康桑格研究所、欧洲生物信息学研究所以及Open Targets平台的研究人员,以“基因魔... -
卵形拟杆菌具有抗肾纤维化作用
科技日报讯 (记者王祝华 通讯员廖丹丹)记者10月26日从海南大学获悉,该校药学院研究员张之昊团队在抗慢性肾病药理学方向取得新进展。研究团队首次发现卵形拟杆... -
口腔棒状杆菌以多重裂变方式繁殖
科技日报北京9月3日电 (记者张佳欣)美国海洋生物学实验室和美国牙科协会福赛斯研究所团队揭示了牙菌斑中最常见的细菌之一——棒状杆菌的细胞分裂机制。这种丝状细... -
AI如何助力重塑肿瘤诊疗模式
一次CT平扫即可助力医生识别多种癌症,在线平台几秒完成个性化医疗资源对接……近年来,人工智能(AI)技术正全面变革肿瘤诊疗方方面面。 “AI可贯穿肿瘤诊疗... -
最新进化的脑区更易衰老
科技日报讯 (记者张佳欣)一个由德国和美国神经科学家和人类学家组成的国际团队发现,人类最新进化的脑部区域,如今也最易受衰老影响。相关论文发表于最新一期《科学... -
戒不掉碳水?或是基因在起作用
如果你发现自己难以抵挡面包、面条或米饭的诱惑,那么你或许可以将一部分责任推给远古祖先。因为一项发表在《科学》上的最新研究,揭示了一个有趣的事实:人类对碳水化合物... -
以“起始强控”理念 诊治中重度过敏性鼻炎
秋冬一到,很多过敏性鼻炎(AR)患者会出现鼻塞、流鼻涕、打喷嚏等症状。流行病学调查显示,近年来过敏性鼻炎的患病率显著增加,部分国家和地区的患病率高达40%。日前... -
导电性3D打印植入物促进受损脊髓修复
科技日报讯 (记者张梦然)爱尔兰皇家外科医学院研究团队成功开发出一种可传递电信号的新型3D打印植入物,旨在促进脊髓损伤后的神经细胞修复。研究成果发表在新一期... -
科学家创建人体胚胎皮肤图谱
据最新发表在《自然》杂志上的论文,来自英国威康桑格研究所、澳大利亚纽卡斯尔大学及其合作机构的研究人员,利用单细胞测序和其他基因组学技术,创建了首个人类产前胚胎皮... -
中国科学家团队发现大量全新RNA病毒
记者10月10日从中山大学获悉,中山大学医学院施莽教授团队与阿里云李兆融团队在《细胞》杂志(Cell)发表的论文报告了全球范围的180个超群、16万余种的R... -
微生物耐药性:人类健康的重大威胁
“我家孩子从没使用过阿奇霉素,咋也耐药了?”今年8月初,在福建省厦门市思明区莲前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家长李华向医生表达了自己的疑惑。在儿科门诊,患儿家长频繁向... -
新型纤维能提起超自重八十倍物体
科技日报北京10月11日电 (记者张梦然)据最新一期《先进功能材料》杂志报道,美国塔夫茨大学团队受《蜘蛛侠》中手腕射出蛛网的科幻场景启发,发明了一种能够发射... -
肺泡巨噬细胞可抑制肿瘤转移
科技日报北京10月8日电 (记者张梦然)美国国家癌症研究所下属一组团队首次在小鼠中发现了一种天然免疫机制。这道“防线”可阻止逃逸的癌细胞发展成身体其他部位的... -
上海科学家新研究:识别衰老细胞群体中的“好人”和“坏人”
同样是“年迈”的细胞,却有好有坏,有些在体内作乱,有些默默守护健康。如何精准识别并区分衰老细胞群体中的“好人”和“坏人”?这是困扰细胞衰老领域多年的难题。北京时... -
碳离子治疗系统获批上市
人民网北京9月30日电 (记者孙红丽)据国家药监局网站消息,近日,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批准了兰州泰基离子技术有限公司生产的“碳离子治疗系统”产品注册。本次批准的产... -
新血型系统能降低输血风险
【科普园地】ABO和Rh血型系统都匹配,为什么有时却会输血失败?这是一个50年未解的谜团。早在1972年,一名孕妇的血液样本被采集后,医生惊奇地发现她的血液红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