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前沿
-
体内“穿山甲”微型机器人问世
科技日报北京6月20日电 (记者张梦然)英国《自然·通讯》杂志20日发表的一篇工程学论文,描述了一种受穿山甲启发研制的微型机器人,该机器人被设计用于在人体内... -
每天爬5层楼可降两成心脏病风险
美国杜兰大学科学家在最新一期《动脉粥样硬化杂志》上发表论文称,他们收集了英国40多万名成年参与者的数据,包括其家族史、遗传风险因素和既定风险因素,如高血压和... -
酸奶消除大蒜气味效果奇佳
科技日报北京9月21日电 (记者张佳欣)据19日《分子》杂志报道,美国俄亥俄州立大学研究人员发现,酸奶可能有一个以前不为人知的好处:消除大蒜气味。 研究人... -
薄膜热电冷却器恢复病人幻肢冷感
科技日报北京7月30日电 (记者张佳欣)据最新发表在《自然·生物医学工程》杂志上的论文,美国约翰斯·霍普金斯大学应用物理实验室研究人员开发了世界上最小、强度最大... -
人工智能快速解码脑癌基因组
科技日报北京7月9日电 (记者张梦然)美国哈佛大学医学院团队设计了一种人工智能(AI)医疗工具,可快速解码脑肿瘤的DNA,以确定其在手术过程中的分子身份,而... -
免疫分析揭示为何有些人不常生病
科技日报北京6月14日电 (记者张梦然)有些人为何能终生都保持较为健康的状态?《自然·通讯》13日发表的一项研究认为,免疫恢复力,即维持或恢复免疫功能的能力... -
“即插即用”纳米颗粒可靶向多种生物目标
科技日报北京10月30日电 (记者张梦然)美国加州大学圣迭戈分校工程师开发出一种模块化纳米颗粒,其表面经精心设计,可容纳任何选择的生物分子,从而可定制纳米颗... -
我学者揭示胰腺癌转移分子新机制
记者9月25日从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获悉,该院普外科孙备教授团队深入揭示了环状核糖核酸影响胰腺癌转移的新机制,为胰腺癌基础研究拓展了新思路、新视角。相... -
人体“隐形手术刀”或能切除脑癌
美国索尔克生物研究所科学家发现,抗CTLA-4免疫疗法可显著提高患有胶质母细胞瘤的小鼠的存活率。这种疗法依赖于称为CD4+T细胞的免疫细胞浸润大脑,能触发永... -
“日内瓦病人”成艾滋病病情长期缓解特例
法国和瑞士研究人员近日在澳大利亚布里斯班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表示,一名被称为“日内瓦病人”的男子,是最新被宣布病情得到长期缓解的艾滋病病毒感染者。更重要的是,... -
超声波疗法成医学领域“多面手”
超声波扫描检查是人们最熟悉的一种妊娠期使用的非侵入性成像技术。据英国《新科学家》杂志网站报道,科学家们正在开展多项临床试验,将超声波作为治疗各种疾病的强大新... -
放大四千倍细胞解开基因组秘密
科技日报北京7月10日电 (记者张佳欣)基因调控是发生在分子水平上的过程,传统显微镜很难观察到。在最新一期《科学》杂志在线发表的一篇论文中,美国耶鲁大学研究... -
新抗体能治疗深层癌变
科技日报北京10月30日电 (记者张佳欣)长期以来,癌症治疗一直是把双刃剑,杀死癌细胞的同时往往也会对健康细胞造成严重破坏。但是,30日在线发表于《免疫》杂... -
吃碘盐就能预防核辐射?不可取!
随着日本核污染水排海事件的发酵,人们对于核辐射的预防愈发关注。近期网传“可以通过食用碘盐,能够预防放射性碘在甲状腺的蓄积,以达到保护甲状腺的目的”——这真的靠谱... -
“基因脸谱”上线运营
近日,记者从湖南省芙蓉实验室获悉,全球首个可实现全新、及时、便利个体化安全用药应用场景的“基因脸谱”App平台正式上线运营。 据悉,该成果由中南大学湘雅三... -
单次注射基因疗法能清除艾滋病病毒
美国坦普尔大学刘易斯·卡茨医学院的科学家17日报告称,基于CRISPR-Cas9基因编辑技术EBT-001可以安全有效地将SIV(猴免疫缺陷病毒)从非人灵长... -
迄今最大正常乳腺细胞图谱绘成
美国德克萨斯大学MD安德森癌症中心、加州大学尔湾分校和贝勒医学院的研究人员,历时7年,绘制出了迄今最大、最全面的正常乳腺细胞的图谱,为乳腺生物学提供了前所未... -
再生神经元恢复瘫痪小鼠行走能力
在一项针对小鼠的新研究中,美国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哈佛大学和瑞士联邦理工学院的一个研究团队开发出一种基因疗法,该疗法在小鼠身上得到证明,可刺激脊髓损伤后的神... -
人类胚胎植入后发育新模型出炉
《自然》6日发表的一篇论文描述了一个用未经基因修饰的多能干细胞得到的人类胚胎模型从植入子宫到受精后14天的发育情况。该模型能模拟人类胚胎从植入后到该节点的3... -
一种水凝胶可再生子宫内膜 有望治疗不孕不育症
韩国浦项科技大学和抱川中文医科大学的一个联合研究小组,利用子宫衍生的脱细胞外基质(UdECM)研制出一种可诱导子宫内膜再生的水凝胶,并首次揭示了控制这一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