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前沿
-
肠癌治疗新靶标“现形”
科技日报北京10月9日电 (记者刘霞)澳大利亚奥莉维亚纽·顿-约翰癌症研究所科学家在6日出版的《科学免疫学》杂志上发表论文称,他们发现了预防和治疗肠癌的新靶... -
炎炎夏日,提防“疯狂的结石”(医说新语)
炎夏酷暑,正是胆结石高发期。这主要因为夏季人们喜食生冷、辛辣等食物,不少人还有吃夜宵的习惯,不健康的饮食习惯让胆囊超负荷工作。在消化科或普外科的诊室内,经常... -
AI模型可预测癌症原发灶位点
科技日报北京8月7日电 (记者张佳欣)根据《自然·医学》杂志7日发表的一篇论文,美国麻省理工学院和达纳-法伯癌症研究所的研究人员开发了一种新方法,使识别一些... -
极端热浪:摆在人类面前的难题
北半球今年的夏季是有记录以来最热的夏季。7月,墨西哥北部墨西卡利的气温达到了47℃;6月至7月,热浪在墨西哥造成至少167人死亡。7月,美国加州死亡谷的气温高达... -
超灵敏血检可量化“泛癌”生物标志物
据美国哈佛大学怀斯生物启发工程研究所官网6日消息,由该所和美国医疗机构麻总百瀚(MGB)、达纳·法伯癌症研究所组成的联合团队,开发了一种低成本、超灵敏的血液... -
首创口服化疗药物能治疗前列腺癌
科技日报北京7月13日电 (记者张梦然)美国研究人员开发出一种首创的口服药物来破坏前列腺癌细胞代谢,并将化疗药物顺铂直接输送到前列腺癌细胞中。团队在人类癌细... -
新型传感器可诊断神经退行性疾病
科技日报北京7月12日电 (记者张佳欣)瑞士洛桑联邦理工学院(EPFL)研究人员在诊断帕金森病和阿尔茨海默病等神经退行性疾病(NDD)方面取得了重大进展。他... -
人造细菌进化能力超越自然
据5日发表在《自然》杂志上的一项研究,美国印第安纳大学和克雷格·文特尔研究所领导的一个团队从支原体细菌中创造了一种最简单细胞,它只包含493个基因,是已知所... -
新3D打印模型更有效治疗癌症
将尖端的生物打印技术与微流体芯片相结合,加拿大滑铁卢大学科学家主导的一个国际跨学科团队,成功创建出复杂癌症的3D模型,可帮助研究人员更准确地了解异质性肿瘤(... -
马兜铃中可提取抗肿瘤物质
俄罗斯科学院远东分院东亚陆地生物多样性联邦科学中心科研人员从古代残留下来的有须根作物东北马兜铃(关木通)中提取出了具有抗肿瘤活性物质。 研究人员表示,马兜... -
科学家发现大量未知蛋白质折叠
科技日报北京7月12日电 (记者张梦然)蛋白质结构及其折叠的空间究竟有多大?大自然是否“探索”了所有这些可能?一项开创性的研究为人们提供了新线索:日本研究人... -
纸吸管不见得更安全环保
发表在最新一期同行评审期刊《食品添加剂和污染物》上的一项最新研究发现,号称“环保”的纸质吸管含有长效和潜在的有毒化学物质。 比利时安特卫普大学研究人员检测... -
擦除细胞记忆可更好重编程干细胞
在16日发表于《自然》杂志的一项开创性研究中,来自澳大利亚多家机构的联合团队解决了再生医学中长期存在的一个难题。研究团队开发了一种重新编程人类细胞以更好模仿... -
机器人在活体肺组织内“半自主导航”
有些肿瘤非常小,隐藏在肺组织深处,医生很难触及它们。为应对这一挑战,美国北卡罗来纳大学教堂山分校和范德比尔特大学研究人员一直在研究一种能穿越肺组织的极其柔韧... -
AI大脑植入技术恢复患者感觉和运动
科技日报北京8月6日电 (记者张梦然)据美国《大众科学》网站最新消息,美国诺斯韦尔健康中心范斯坦生物电子医学研究所开发的人工智能(AI)大脑植入技术已可帮助... -
素食可有效降低胆固醇、血糖和体重
科技日报北京7月31日电 (记者张佳欣 实习生葛润嘉)据近日发表在《美国医学会杂志网络公开版》上的论文,澳大利亚悉尼大学研究人员针对素食对心血管疾病高危人群... -
每日30克坚果或降抑郁风险
科技日报北京8月9日电 (记者刘霞)西班牙科学家开展的一项新研究指出,无论是酒吧里的花生,还是沙拉里的核桃,坚果可为心理健康带来意想不到的好处。每天只需30... -
延缓心肌衰老的关键蛋白找到
由于心肌细胞难以再生、不易培养,导致研究人员较难对心脏进行深入研究。正因如此,是什么促使心脏衰老?衰老后的心脏在分子层面有哪些变化?这些问题尚未研究透彻。日前,... -
新药物组合可“饿死”胰腺癌
科技日报北京10月9日电 (记者张佳欣)美国纽约大学朗格尼健康中心的新研究发现,通过阻止癌细胞获得燃料,一种新的药物组合安全地限制了小鼠胰腺癌的生长。相关论... -
自供电酶联微针贴片或可促进糖尿病患者伤口愈合
科技日报讯 (记者颉满斌)8月7日,科技日报记者从兰州大学获悉,该校口腔医学院范增杰教授、刘斌教授团队联合美国康涅狄格大学孙陆逸教授团队,提出通过自供电酶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