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前沿
-
新抗体能治疗深层癌变
科技日报北京10月30日电 (记者张佳欣)长期以来,癌症治疗一直是把双刃剑,杀死癌细胞的同时往往也会对健康细胞造成严重破坏。但是,30日在线发表于《免疫》杂... -
吃碘盐就能预防核辐射?不可取!
随着日本核污染水排海事件的发酵,人们对于核辐射的预防愈发关注。近期网传“可以通过食用碘盐,能够预防放射性碘在甲状腺的蓄积,以达到保护甲状腺的目的”——这真的靠谱... -
“基因脸谱”上线运营
近日,记者从湖南省芙蓉实验室获悉,全球首个可实现全新、及时、便利个体化安全用药应用场景的“基因脸谱”App平台正式上线运营。 据悉,该成果由中南大学湘雅三... -
单次注射基因疗法能清除艾滋病病毒
美国坦普尔大学刘易斯·卡茨医学院的科学家17日报告称,基于CRISPR-Cas9基因编辑技术EBT-001可以安全有效地将SIV(猴免疫缺陷病毒)从非人灵长... -
迄今最大正常乳腺细胞图谱绘成
美国德克萨斯大学MD安德森癌症中心、加州大学尔湾分校和贝勒医学院的研究人员,历时7年,绘制出了迄今最大、最全面的正常乳腺细胞的图谱,为乳腺生物学提供了前所未... -
再生神经元恢复瘫痪小鼠行走能力
在一项针对小鼠的新研究中,美国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哈佛大学和瑞士联邦理工学院的一个研究团队开发出一种基因疗法,该疗法在小鼠身上得到证明,可刺激脊髓损伤后的神... -
人类胚胎植入后发育新模型出炉
《自然》6日发表的一篇论文描述了一个用未经基因修饰的多能干细胞得到的人类胚胎模型从植入子宫到受精后14天的发育情况。该模型能模拟人类胚胎从植入后到该节点的3... -
一种水凝胶可再生子宫内膜 有望治疗不孕不育症
韩国浦项科技大学和抱川中文医科大学的一个联合研究小组,利用子宫衍生的脱细胞外基质(UdECM)研制出一种可诱导子宫内膜再生的水凝胶,并首次揭示了控制这一过程... -
神经科学解释“会哭的孩子有奶喝”
《自然》一篇最新论文描述了小鼠母亲响应幼崽呼唤背后的神经回路。科学家认为,这一机制对于随时间推移维持小鼠的母性照料很重要。 催产素(oxytocin)已知对母... -
基因治疗滴眼液恢复失明男孩视力
据物理学家组织网24日报道,美国迈阿密大学眼科研究所医生利用基因治疗滴眼液,成功地使一名因患罕见疾病的失明者恢复了视力。此类疗法未来或能治疗数百万人的常见眼部疾... -
柔性植入装置可智能控制药物释放
据《科学·机器人学》杂志30日报道,爱尔兰戈尔韦大学和美国麻省理工学院研究团队详细介绍了医疗设备技术的一项突破:他们创建了一种智能植入式装置,可在给药的同时感知... -
人脑中发现新型“混合细胞”
就在刚刚过去的9月,意大利神经科学家安德里亚·沃尔特拉宣布在人脑中发现了一种新型细胞。据沃尔特拉发表在《自然》杂志上的论文所述,这是一种对大脑功能至关重要的新型... -
人体内细胞数量确定
科技日报北京9月19日电 (记者刘霞)德国和加拿大科学家参阅了1500多篇科学论文,对成人和儿童细胞数量进行了重新评估。结果发现,成年男性体内平均有36万亿... -
协同方法合成非典型氨基酸
据近日发表在《科学》杂志上的论文,美国加利福尼亚大学圣芭芭拉分校研究人员利用一种新方法,将酶和小分子光化学的独特互补活性结合在一起,为催化反应打开了新的大门... -
健康事业发展亟须前沿生物技术支撑
“生命科学与生物技术是当前最活跃的前沿科技领域,前沿生物技术呈现出突破性、引领性、颠覆性的时代特征。”在8月8日—9日举行的2023医药创新和科技前沿论坛上... -
裸鼹鼠长寿基因“嫁接”或可延寿
在一项开创性尝试中,美国罗切斯特大学科学家成功将一种长寿基因从裸鼹鼠身上转移到小鼠身上,改善了小鼠的健康状况,并延长了小鼠的寿命。这一成果为探索延长人类寿命... -
我科研团队发现防治非酒精性脂肪肝新策略
科技日报讯 (通讯员衣晓峰 孙理 记者李丽云)8月7日,科技日报记者获悉,中国工程院院士、哈尔滨医科大学药理学教授杨宝峰团队首次发现类泛素化分离蛋白1(CAND... -
一种脱醇葡萄酒有望改善老化皮肤
根据一项新研究,与喝不含多酚饮料的女性相比,每天喝两杯脱醇玛斯克汀葡萄酒的女性在皮肤弹性和保湿性方面有显著改善。7月22日至25日在波士顿举行的2023年美... -
声音嘶哑超两周需警惕喉癌威胁
喉癌是头颈部常见的恶性肿瘤,可对患者发声功能、吞咽功能、呼吸功能造成恶劣影响,降低患者生活质量。日前,一影视演员因喉癌离世,让喉癌再次引发人们的关注。统计数据显... -
新型双光子荧光探针可快速检测脑瘤
记者26日从厦门大学获悉,该校柔性电子(未来技术)研究院黄维院士、李林教授团队与西北工业大学彭勃副教授团队合作,设计出一种用于快速检测人脑神经胶质瘤标志物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