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药科技
-
高强度间歇训练或能改善心衰症状
(记者王潇雨)广东省深圳市人民医院院长耿庆山教授团队开展的一项研究发现,高强度间歇训练对心衰症状有改善效果,相关论文近日发表于期刊《基因与疾病》上。该研究入组1... -
肝癌侵袭转移机制研究有新进展
本报讯 (特约记者严丽 通讯员邵美英)中南大学湘雅医院彭芳副教授团队的一项研究揭示了肝癌侵袭转移的新机制,即肝癌中高表达的蛋白Sorcin通过抑制细胞焦亡,进而... -
我国口服多糖疫苗研究获突破
据新华社重庆1月10日电 (记者柯高阳)我国科研人员近期在多糖疫苗研究领域取得新进展,研发出一种用于预防肺炎链球菌感染的口服多糖疫苗。相关研究成果已由国际学术期... -
大脑有控制愤怒情绪的开关
(通讯员杨金 记者宋黎胜)当人类受到挑衅、威胁时,愤怒的情绪无法自控,甚至会伴随一定的攻击行为。中国科学院院士、浙江大学脑科学与脑医学学院段树民教授与虞燕琴教授... -
脑在酒精代谢中的作用被发现
本报讯 (记者颜理海 通讯员戴睿 刘理扬)3月23日,国际学术刊物《自然·新陈代谢》以封面文章形式发表了《星形胶质细胞ALDH2 介导脑内酒精代谢及酒醉相关行为... -
提高鼻咽癌患者生存质量有新模式
本报讯 (记者王潇雨 通讯员陈鋆)日前,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马骏教授应邀在美国临床肿瘤学年会上报告了一项由中国学者独立完成的肿瘤学研究。这是一项多中心、前瞻性的... -
紫绀先心病或可用这种降糖药
(通讯员姜蓉 记者胡德荣)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儿童医学中心张浩课题组新近发现,胰岛素增敏剂可治疗紫绀先心病引发的心力衰竭。相关研究论文日前在线发表在美国心脏病... -
小鼠视网膜有一条警报专线
(记者胡德荣)上海脑科学与类脑研究中心张翼凤研究组,新近找到了标记瞬时撤光型α视网膜神经节细胞的分子标志物,并证明此类神经元构成了视网膜中的一条警报专线。相关研... -
我国科学家为“快乐神经递质”画像
(记者胡德荣)中国科学院上海药物研究所徐华强和蒋轶团队,联合浙江大学张岩团队及国内外多个研究组,3月25日在《自然》杂志上发表最新研究成果:在国际上首次揭示抑郁... -
将Hib疫苗纳入免疫规划收益巨大
(记者 张磊)《BMC医学》近日刊发的北京大学方海教授研究团队一项研究成果显示,将侵袭性b型流感嗜血杆菌(Hib)疫苗纳入我国免疫规划收益巨大。以2017年新生... -
恐惧重现的关键神经机制被揭示
(特约记者杨静)《国家科学评论》近日在线发表了上海交通大学基础医学院徐天乐教授课题组的论文,解析了恐惧记忆消退后重现的神经生物学机制。该研究为认识难治性抑郁症和... -
新化合物有望实现双效抗疟
(记者胡德荣)中国科学院上海巴斯德研究所江陆斌课题组与华东理工大学李剑课题组合作,新近发现治疗疟疾的新型药物靶点,相关研究论文日前发表在《细胞发现》和《药物化学... -
雷公藤内酯酮或可作为男性避孕药
(记者王倩)近日,广东省计划生育专科医院(广东省计划生育科学技术研究所)国家卫生健康委男性生殖与遗传重点实验室唐运革、秦卫兵科研团队,联合美国加州大学团队,在非... -
猪胆酸防治糖尿病有望实现突破
据新华社香港5月9日电 (记者颜昊 王茜 林宁)受中国传统医学启发,香港浸会大学的一项最新研究成果证明,猪胆酸在人体内可以有效控制血糖水平,在预防和治疗二型糖尿... -
心梗后炎症修复研究有新进展
本报讯 (特约记者 齐璐璐)近日,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心内科主任葛均波院士、黄浙勇主任医师和复旦大学药学院庞志清副研究员,合作开发了一种全新的RNA纳米靶向递送... -
二尖瓣介入修复术成功
本报讯(特约记者 杜巍巍 通讯员 杨岑)近日,在武汉大学人民医院(湖北省人民医院)心内科导管室,江洪教授团队成功为71岁的患者实施湖北省首例经国产导管二尖瓣钳夹... -
心源性猝死新致病基因被“捕获”
(特约记者 杜巍巍 通讯员 杨岑)日前,《美国心脏病学会杂志》发表武汉大学人民医院(湖北省人民医院)心血管内科胡丹教授课题组的一项最新研究成果。该项研究发现了心... -
新冠肺炎药物研发有新抑制剂
(记者胡德荣)中国科学院上海药物研究所许叶春、叶阳、蒋华良团队联合中国科学院武汉病毒所张磊砢、肖庚富团队,新近从天然产物杨梅素中首次发现了一类靶向SARS-Co... -
二尖瓣反流夹合前后瓣
本报讯(通讯员 王倩 记者 程守勤)近日,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心血管内科主任马根山教授团队,借助经皮二尖瓣夹系统(MitraClip),为一位二尖瓣重度反流的患... -
血压飙升竟是心脏副神经节瘤作祟
本报讯 (特约记者朱凡)浙江的陆先生体检时发现肾脏上有个“占位”,在上海某医院被确诊为肾脏肿瘤。术中麻醉时,陆先生血压突然飙升到200毫米汞柱,手术无奈终止。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