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药科技

  • 医药科技

    为银屑病外治找“更优解”

    □ 本报记者 崔芳特约记者 钟艳宇头面部、躯干、四肢皮肤有红色斑片,表面覆盖银白色鳞屑,白屑大量脱落,衣服上就像撒了一层雪……“银屑病俗称‘牛皮癣’,是一种常见...
  • 医药科技

    肿瘤转移机制研究有新发现

    (特约记者 陈焕华)我国学者的一项最新研究,揭示了血小板线粒体在肿瘤细胞转移过程中的作用。该研究提出,抗血小板线粒体治疗能削弱肿瘤的远处转移能力,为后续的治疗选...
  • 医药科技

    术前2小时服用相关饮品有好处

    本报讯(特约记者 王耀)一项多中心临床研究显示,手术前2小时服用400毫升高碳水化合物饮品的安全性与传统的隔夜禁食相似,且能够减轻ERCP(经内镜逆行性胰胆管造...
  • 医药科技

    嗅觉会影响人类对颜色的感知

    据新华社北京10月8日电 人类的眼睛看到什么颜色,只和视觉有关吗?一项近日发表在国际学术期刊《心理学前沿》上的新研究发现,嗅觉也会影响人类对颜色的感知。人类大脑...
  • 医药科技

    PM2.5和臭氧复合暴露对健康有协同危害

    (特约记者 孙国根)一项对全球372座城市开展的多中心研究发现并证实,大气细颗粒物(PM2.5)和臭氧污染复合暴露对居民的死亡风险存在联合效应。该研究提示,有必...
  • 医药科技

    人工智能算法可助力乳腺癌个体化治疗

    本报讯(特约记者 张蓝溪 通讯员 石镇维)近日,一项研究提出了一种基于增强磁共振成像影像数据的人工智能算法,可预测乳腺癌患者新辅助化疗疗效反应。该研究由广东省人...
  • 医药科技

    孕前或孕期肥胖增加心血管疾病风险

    据新华社洛杉矶10月10日电(记者 谭晶晶)美国学术刊物《循环研究》10月10日发表的一项新研究显示,女性孕前或孕期肥胖将显著增加未来患心血管疾病的风险。这项研...
  • 医药科技

    为乳腺癌大规模筛查打开“新窗口”

    (特约记者 陈明雁 通讯员 陈恔 王雪霏)北京协和医院乳腺外科孙强教授、王雪霏主治医师团队,将自主研发的基于人工智能的红外热成像系统(AI-IRT)应用于乳腺癌...
  • 医药科技

    高血压心力衰竭治疗有新理论

    本报讯(记者 阎红 特约记者 蔡爽)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心血管内科孙英贤教授团队首次发现,肌球蛋白尾部K1897位点的乳酰化是保证肌球蛋白尾部与肌联蛋白结合...
  • 医药科技

    新技术找出晚期肺癌潜在治愈者

    (特约记者 张蓝溪 通讯员 郝黎 甘彬)近日,一项研究证实,通过对晚期肺癌患者的血液分子残留病灶(MRD)进行动态监测,可预测其局部放化疗疗效,MRD持续阴性者...
  • 医药科技

    “癌王”新辅助治疗机制研究获突破

    (特约记者 王懿辉 通讯员 施思 王广兆)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胰腺外科虞先濬、施思团队的一项最新研究成果显示:胰腺癌患者在接受新辅助治疗后,胰腺癌出现了由“冷”...
  • 医药科技

    我国成功绘制人体免疫系统发育图谱

    据新华社深圳电(记者 陈宇轩)记者近日从中国科学院深圳先进技术研究院获悉,我国科研人员成功绘制了人体免疫系统发育图谱,具有覆盖组织范围广、时间跨度长、采样密度高...
  • 医药科技

    每天走8000步可显著降低早死风险

    据新华社北京10月28日电 一项研究显示,每天步行约8000步是大多数人能够获得最大益处的最佳步数,可显著降低过早死亡风险。研究还发现,快走比慢走更好,步行速度...
  • 医药科技

    脑肿瘤人工智能影像技术获突破

    本报讯(特约记者 郝金刚)我国学者基于人工智能深度学习技术,实现把常规磁共振图像直接生成脑灌注图像,并在临床多个应用场景中展现出重要价值。该技术可以有效降低患者...
  • 医药科技

    胰岛素抵抗状态下脂肪肝发生机制被揭示

    (特约记者 郝金刚)山东第一医科大学附属省立医院赵家军教授团队的一项新研究,揭示了在胰岛素抵抗状态下,一特异蛋白质分子介导胰岛素促进肝脏脂质合成的新机制,并筛选...
  • 医药科技

    姜黄素抑制胃酸过多功效或接近胃药

    据新华社北京9月13日电 姜黄是一种天然香料,它赋予咖喱独特风味和颜色,东南亚等地的人们自古也把它用作草药。泰国一项研究显示,姜黄中所含的姜黄素在治疗消化不良、...
  • 医药科技

    “新辅助放化疗后延迟手术”非普遍适用

    本报讯(特约记者 孙国根 王广兆 王懿辉)一项最新研究成果提示,作为标准治疗方案的“新辅助放化疗后延迟手术”并不普遍适用于所有局部进展期肠癌患者;新辅助放化疗后...
  • 医药科技

    阿尔茨海默病早期诊断添新标志物

    (特约记者 孙国根)侧脑室下角体积增大是具有遗传性的阿尔茨海默病影像标志物,可独立于海马体积等传统影像标志物早期预测阿尔茨海默病的发病风险。由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
  • 医药科技

    新型核磁共振技术可评估大脑铁稳态

    据新华社耶路撒冷9月18日电(记者 王卓伦)以色列希伯来大学近日发布公报说,在该校人员参与的一项研究中,研究人员开发出一种新型核磁共振技术,可以非侵入性地评估人...
  • 医药科技

    积极干预可防47%至73%的痴呆

    本报讯 (特约记者孙国根)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神经内科郁金泰教授临床研究团队,基于目前全球最大的临床研究队列(英国生物样本库队列),对痴呆的危险因素进行了系统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