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前沿
-
仅用BMI衡量肥胖程度或不够科学全面
近日,《自然》杂志在线发表一篇文章称,长期被用来衡量肥胖的关键指标——身体质量指数(BMI)存在缺陷。BMI是世界卫生组织官方认可的肥胖筛查指标,BMI与身高体... -
五款药物改善人类生活
现代医学的核心是化学家研制出来的各种救命药。8月11日,美国化学会期刊《化学与工程新闻》在纪念学会成立100周年的特辑中,列出了过去百年间出现的5款里程碑式的... -
含胚胎外组织的人类胚胎样结构生成
科技日报北京7月20日电 (记者张梦然)20日发表在《细胞》杂志上的一项研究中,美国得克萨斯大学西南医学中心研究人员报告了一种开发“类原肠胚”的新方法,其中... -
心脏病引起睡眠障碍原因找到
科技日报北京7月20日电 (记者张佳欣)大约三分之一的心脏病患者存在睡眠问题。德国慕尼黑工业大学的一个研究小组在新一期《科学》杂志发表论文称,心脏病会影响松... -
心肌炎治疗有了新思路
科技日报讯 (记者吴纯新 通讯员田娟)记者9月18日从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同济医院获悉,该院心血管内科汪道文教授团队揭示了增加多不饱和脂肪酸代谢产物中一种... -
研究发现患癌风险升高可能与睡眠时间短有关
8月14日,记者从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同济医院获悉,该院肝脏外科张万广教授团队对中国健康与养老追踪调查的数据分析发现:睡眠时间短与患癌风险升高有关;在... -
仿生手实现与神经和骨骼高度融合
科技日报北京10月11日电 (记者张佳欣 张梦然)科学家一直尝试将仿生手长期集成到佩戴者的神经和骨骼系统中,据11日发表在《科学·机器人》杂志上的论文,这一... -
AI“调香师”预测气味媲美人类
据《科学》杂志1日报道,英美科学家新设计的机器学习模型已达到与人类嗅觉水平相媲美的程度,能用语言描述化学物质的气味。研究人员用它“描绘”了与数百种化学结构相对应... -
量子计算机首次识别出单个核苷酸
科技日报北京8月2日电 (记者刘霞)日本科学家使用量子计算机,将单磷酸腺苷核苷酸与其他3种核苷酸分子区分开来,这是量子计算机首次应用于单分子测量,证明了其在基因... -
Y染色体完整测序或改善细菌DNA研究
8月23日,美国国家人类基因组研究所在一篇发表在《自然》杂志的论文中表示,美国研究人员领衔的团队首次发布了完整的人类Y染色体基因序列,这是最后一个被完全测序... -
靶向化疗法可剿灭大多数实体肿瘤
科技日报北京8月3日电 (记者张梦然)美国一家顶级癌症治疗和研究机构希望之城国家医疗中心2日发布公告称,该机构科学家开发出一种在临床前研究中显示能杀死所有实... -
T细胞减压后成为更勇猛抗癌“斗士”
科技日报北京9月20日电 (记者张梦然)即使对于杀伤性T细胞这种免疫“斗士”来说, 全天候寻找和摧毁敌人——癌细胞,也可能会筋疲力尽。20日发表在《自然》杂... -
新技术能快速微创诊断癌症
美国圣母大学发明的突破性设备采用了一种创新的方法来“监听”细胞的对话。未来,这项技术将帮助改善癌症和其他疾病的诊断。相关论文发表在新一期《纳米》杂志上。 ... -
我学者实现对多种呼吸道病毒精准检测
记者7日从中国科学院深圳先进技术研究院获悉,该院生物医学与健康工程研究所研究员杨慧团队与深圳市儿童医院的科研团队合作,开发出一种简单、全封闭、高度集成的微流... -
靶向纳米球有效改善癌症诊疗
美国纽约大学阿布扎比分校的研究人员在基于光的癌症治疗方面取得了重大进展。他们开发了一种具有生物兼容性并且可生物降解的肿瘤靶向纳米球,能将肿瘤检测和监测与有效... -
胰腺癌代谢分型及化疗耐药机制被揭示
9月4日记者获悉,包括上海长海医院金钢教授研究组、中国科学院分子细胞科学卓越创新中心高栋研究员研究组在内的多个科研团队合作,系统性揭示了胰腺导管腺癌(PDA... -
纳米药针:集针灸和药物功效于一身
日前,国家纳米科学中心研究员孟幻与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中医医院教育处处长王鹏结合传统针灸针和纳米药物递送技术,构建了具有药物输运能力的针灸治疗平台(nd-Acu... -
网络认知行为治疗或更划算
《自然·心理健康》最新发表的研究认为,网络认知行为治疗与标准医疗相比有更好的成本效益和相近的临床效果。发现还表明,这些治疗相比传统服务的等待和治疗时间要短。... -
中国医学专家破解“癌王”新辅助治疗疗效的“秘诀”
中新网上海10月18日电 (记者 陈静)胰腺癌是一种恶性程度极高的消化系统肿瘤,五年生存率仅约10%,因而被称为“癌中之王”。 记者18日获悉,复旦大学附... -
单克隆抗体成功预防移植后器官排斥
科技日报北京8月30日电 (记者张梦然)美国杜克大学健康中心的研究人员报告说,在接受肾移植的灵长类动物身上进行测试时,一种人造抗体成功地防止了器官排斥。这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