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药科技
-
防治阿尔茨海默病或有新思路
(特约记者 周厚亮)近日,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神经内科刘希副教授联合温州医科大学宋伟宏教授,国家老年疾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王喆教授,济宁医学... -
“杂交手术”一次性解决两种病症
本报讯(通讯员 时乔 特约记者 沈大雷)一位50岁的女患者心慌胸闷20年,吃药控制效果不佳。日前,她来南京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心血管中心就诊,被确诊为先心病“动... -
新技术能更早“揪出”心肌炎
(通讯员 时乔 特约记者 沈大雷)近日,江苏省南京市市民小刘因感染新冠病毒20多天后依然胸闷气短、胸痛,到南京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就诊。常规检查均显示正常,然而... -
对脑卒中经典治疗靶点再挖掘
本报讯(特约记者 周厚亮)日前,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神经外科郭付有教授团队与中国科学院深圳先进技术研究院医药所蛋白药物研究中心畅君雷研究员团队、南方医科大学南方... -
电子屏幕暴露或影响儿童认知发育
(通讯员 姜蓉 特约记者 胡德荣)电子屏幕暴露或影响儿童早期认知发育。这是由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上海儿童医学中心江帆教授团队得出的研究结论,研究论文日前在线发... -
颞叶癫痫发病机制研究有新发现
(通讯员 费凡 金鑫俊 记者 郑纯胜)近日,浙江中医药大学陈忠教授团队在《自然·通讯》杂志上在线发表题为“离散的海马下托神经环路介导颞叶癫痫的全面性发作”的研究... -
又发现42种基因与阿尔茨海默病相关
据新华社北京4月8日电 《参考消息》8日登载美国有线电视新闻网报道《与阿尔茨海默病相关的42种此前不为人知的基因被发现》。在围绕阿尔茨海默病基因风险开展的迄今最... -
纳米探针发荧光 早期胃癌可识别
(通讯员 罗强 李春梅 应望 特约记者 熊学莉)早期胃癌诊断有了新方法。陆军军医大学新桥医院消化内科杨仕明教授、国家纳米科学中心王磊研究员团队和加拿大工程院院士... -
精神分裂症致病机理有新解
(特约记者 程守勤 通讯员 王倩)近日,记者从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获悉,该院神经精神医学研究团队学术带头人罗雄剑教授课题组,在精神分裂症致病机理研究方面取得新进... -
新联合免疫策略有望用于肝癌治疗
(特约记者常宇 通讯员谢萌)近日,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同济医院团队在《肝脏病学杂志》上发表研究论文,揭示了肝癌转移的分子机制。该院消化内科夏丽敏教授、肝脏... -
小檗碱有望用于治疗肺癌
据新华社悉尼6月6日电 澳大利亚研究人员参与的一个国际团队近日在国际期刊《制药学》上报告,他们在实验室研究中发现天然化合物小檗碱能抑制肺癌细胞增殖,有望用于治疗... -
女性患者造血干细胞移植有共识可循
(记者 杨金伟 通讯员 钟艳宇)近日,由北京大学人民医院妇产科杨欣教授、王朝华主任医师等执笔的《造血干细胞移植女性患者的妇产科管理专家共识》发表在《中华妇产科杂... -
复发卵巢癌患者治疗有望更精准
(特约记者 孙国根 通讯员 王懿辉)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核医学科主任宋少莉教授领衔团队,联合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妇瘤科主任吴小华教授团队,就分子影像探针在铂敏感... -
可从三层面寻找胰腺癌防治突破口
本报讯 (特约记者 陈明雁 通讯员 干玎竹 热夏提·如则)近日,北京协和医院赵玉沛院士团队在《信号转导和靶向治疗》杂志上发表综述,深入探讨肥胖及糖尿病等代谢失调... -
脑卒中缺血再灌注时间窗有望延长
本报讯(特约记者 孙国根)复旦大学药学院沙先谊教授团队、张志文研究员团队携手复旦大学附属闵行医院赵静教授团队,研制了一种无药仿生纳米递氧系统。该系统可用于促进脑... -
术中放疗终止软组织肉瘤复发
本报讯(特约记者 熊志翔 程风敏 通讯员 刘春燕)今年83岁的患者4年前被确诊为软组织肉瘤,经过手术切除、放化疗后,在3年时间内又复发3次、手术3次。近日,重庆... -
电阻抗成像技术研究取得进展
据新华社合肥2月15日电(记者 何曦悦)记者近期从中国科学技术大学获悉,该校杜江峰院士领衔的中国科学院微观磁共振重点实验室在深度功能医学电阻抗成像技术上取得重要... -
我国糖尿病风险因素控制亟须加强
本报讯(特约记者 童宽)上海交通大学公共卫生学院王慧/钟文泽联合团队与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营养与健康所丁钢强/于冬梅团队合作,利用2015年至2017年全国健康... -
吸烟诱发银屑病机制被发现
本报讯(通讯员 王瑗瑗 卢骁 特约记者 郝金刚)近日,山东第一医科大学附属省立医院(山东省立医院)党宁宁教授团队在国际期刊《研究性皮肤病学》杂志,发表题为《Ch... -
有一群红细胞承担免疫“任务”
记者 王潇雨 通讯员 董源 吴静如果说,血液是身体里奔腾的河流,那么,红细胞就是这条河流里一群富有活力的小鱼,每时每刻它们都要搬运血液里不可或缺的氧气,维持生命...